潼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着力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提高农村公路通畅水平、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条件、改善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努力建成能力总体适应、结构科学合理、组织集约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生态环境友好、体制机制顺畅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全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再上台阶。
一是立足“三个到位”抓建设,开启县乡共建新模式。公路建设到位。按照创建要求抓好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危桥改造等工程建设,并与农村道路绿化、饮水安全等工程统筹推进,各镇办、水务、发改等部门通力协作,按照既有规划抓好实施,努力打造“畅通、安全、舒适、和谐”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道路绿化到位。各镇办、相关部门以及村包联部门围绕提高农村公路通行环境,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建设和补植补造,不断提高公路绿化率。特别做好路田、路宅分离以及路域环境整治工作。质量标准到位。施工过程中,各乡镇、交通、施工、监理单位坚持把质量安全摆在第一位,通过严格工程现场管理、严格督导检查、严格竣工验收,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立足“三个体系”抓管理,形成依法治路新常态。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各镇办和相关部门坚持把农村公路日常管理作为延长公路寿命、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途径。健全路政管理体系。针对我县农村公路分布广、线路长、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完善“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组织架构,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镇办、村委会充分发挥作用,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努力形成人人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打造联合执法体系。针对执法力量不足的实际,统筹交通、公安交警部门及各镇办派出所执法力量,组织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定期开展路警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车辆,有效净化道路运输市场经营秩序,消除行车安全隐患。完善道路安保体系。加强农村公路标识、标线、护栏等安全设施建设,设置限载、限高、限宽等障碍设施和标志,为通行安全提供保障。
三是立足“三个关键”抓养护,探索上下联动新举措。始终把提升养护标准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养护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切实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创新养护机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交通主力、镇办主体”的养护工作机制,将养护责任落实到地头、人头,真正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拓宽筹资渠道。探索路域冠名权有偿使用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路面保洁、冰雪清理等养护活动提供保障。强化机械化养护。积极购置机械设备,提升农村公路大中修、路面保洁等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养护作业模式从传统单一模式向机械清扫、机械拌料、机械摊铺为一体的“机械化”养护作业模式转变。
四是立足“三个+”抓运营,实现共享发展新服务。在建好、管好、护好同时,立足实际,全面促进农村公路与客运出行、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公路+客运出行。坚持农村公路建设和运输一体化发展,依托农村公路网,优化线路,增设班车,提升通车率,努力实现“路通车通”。加强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客运站点、临时站点。推进农村公路+电商物流。整合全县快递资源,规划物流线路,配备物流车辆,完善农村公路沿线地名、标牌设置,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让农产品上行的渠道更加畅通,彻底解决农村远离市场端头、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工信、商业服务以及交通等部门探索、激活、开发现有渠道,尝试客运班车捎带货物,将闲置资源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起来,实现双赢。推进农村公路+旅游产业。依托我县旅游资源,打通景区道路网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改善沿线路域环境,创建更多的美丽乡村路、绿色乡村路。(通讯员: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