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公开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正文

关于潼关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的报告

2021年3月9日在潼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严峻考验,县委、县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通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全力做好“六稳”和“六保”,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

(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扎实推进复工复产、惠企纾困行动,主要指标稳步回升。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4.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0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完成33901元和13488元。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转型步伐加快,祥顺中心选矿厂建成投产,中陕核产能有力释放,富源工业、分散式风电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型工业完成产值15.7亿元,增长13.8%。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东山景区获评国家4A景区,全县2020年共接待游客153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金银首饰年销售额达9.2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851万元。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总产5.3万吨,增长16%。软籽石榴、花椒发展至3.64万亩和13.5万亩,生猪存栏9.8万头,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

(三)项目建设稳步实施。坚持把扩投资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了月调度、季通报、年观摩等制度,大力实施项目攻坚。精细管理推进项目,全年开工重点项目56个,完成投资53.4亿元。抢抓机遇争取项目,策划上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等类项目109个,争取到独立工矿区等中省投资项目45个,获批实施抗疫国债项目6个,总投资9.7亿元。加大招商引进项目,举办招商活动10场,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74.5亿元,利用外资418万美元。

(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等行动,中省市反馈及县级自查问题全部销号,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90个,带动1831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中长产业扶持全覆盖、8892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贫困人口参合率、大病保险率、贫困学生资助率、住房安全达标率、饮水安全达标率均达到100%,建立扶贫长效管理制度311个。2020年343户478人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和“五乱”整治,实施峪道苗木绿化5.4万株,制定秦岭保护长效制度30余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拆除违建1040平方米,治理河道4.5公里。完成“双替代”6324户,空气优良天数达287天,同比增加45天。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天合源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实施“三小”废渣治理项目3个,修复农用地3.04万亩。完成营造林5.05万亩,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六)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全面深化“三四五”专项行动,民生街东段延伸、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大桥等项目进展有序。310国道过境段、火车站改造、智能汽车站完工投用。秦东镇、南头塬2个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建成。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6067户、道路整治29条、污水管网铺设4千米,寺角营村、四知村、老虎城村分别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文明村。

(七)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网通办”及“好差评”改革全面实施,县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达到473项,网办率94.6%。设立全省首家公安综合服务中心,率先推出“免费户籍窗口”等9项便民举措。积极推进“双包一解”企业帮扶行动,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20余项,清偿中小企业账款2.44亿元,减免税费3000余万元,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500万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22户。

(八)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12732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83.2%。新建2所核酸检验室,每日可单检2000例、混检2万例;完成了县隔离病区建设;疾控中心综合业务楼投入使用。开建学校5所,实验小学教学楼、南新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学位900个;12000余名学生吃上免费营养早餐;高考本科上线率92.5%。添景东段和尚德花园保障房完成分配入住。发放低保、残补2300余万元。全县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平安建设知晓率、社会治安满意率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国“围棋之乡”、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

总体看来,2020年经过全县人民的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稳增长压力加大。受疫情影响,我县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长低于预期,稳增长任务艰巨。二是投资拉动仍需加强,重大项目少、招大引强难、签约落地慢,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发展短板依然较多,生态治理任重道远,城乡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供暖等群众关切急需解决,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新时代追赶超越进程中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全县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推进“五个扎实”和“五项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城区、景区、园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潼关、富裕潼关、人文潼关、开放潼关、幸福潼关”,奋力谱写潼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8.3%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

重点项目支撑:2021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2个,总投资15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45亿元。(详见附件)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工业倍增”行动为引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黄金产业。围绕黄金产业链条,实施“补链、延链、强链、优链”行动。大力推进小秦岭整装勘查、中深部绿色探矿项目,积极申报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加快推进太洲、达刚路机等废渣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实现尾矿资源循环利用。全年黄金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加快推进分散式风电、农光互补光伏、综合建材产业园、坤源德舜钢模板等项目,壮大新型工业集群。

做优旅游产业。全力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县,加快古城景区建设,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全面完成南游客中心等节点工程,力争“七一”正式开园迎客。引入战略投资,推进岳渎公园、湿地公园等景区业态提升。推出一批“一日游”“自驾游”“乡村游”精品路线。积极筹备特色小吃品鉴会、石榴节等“一月一主题”文旅活动,全力叫响潼关旅游品牌。力争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

做大特色农业。粮食产量稳定在4.5万吨。新增有机软籽石榴基地2.5万亩,改造高品质花椒基地3万亩,生猪、种鸭存栏稳定在12万头和45万套。改善灌溉面积1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把软籽石榴作为主攻方向,执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技术,开展名优品牌创建,打造中国软籽石榴第一县,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二)以“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项目推进有突破。将项目建设作为“晒比拼超”主阵地,夯实县级领导包联、专班推进责任,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开工、一季一观摩、半年一评议、年终一考核”,形成“抓项目、勇超越、谱新篇”的新格局,确保3月底前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全部办结,年度62个重点项目按时序推进,完成投资59.45亿元。

项目储备有突破。紧盯国家产业政策、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紧扣“十项重点工作”,围绕黄金、旅游、特色农业、食品工业等重点产业,积极谋划一批强弱项补短板、固链延链补链项目,全年策划包装重大项目20个以上。

项目招商有突破。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产业组跟进招商机制作用,实施联强、招强、引强战略,力争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大、就业带动多的大项目,确保落地十亿元以上项目2个,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杜绝返贫致贫现象。做好产业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村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打造宜居县城。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三纵三横”的城市主干道综合改造,建成民生大桥、雄关大街雨水管网提升、西区排水管网等工程,实施桃林路棚户区改造、供水扩容、派出所、看守所等项目,改造老旧小区40个,建设“口袋公园”、绿地广场3-5个,铺设城区天然气中压管道4.1公里。提高商品房建设品质,推进数字潼关建设,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健康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

打造特色城镇。加快522暨310国道改建项目,启动县级道路优化提升、潼洛路潼关段建设项目。推进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二期、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建设,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桐峪、太要、安乐黄金小镇,秦东旅游小镇,代字营特色农业小镇。

打造美丽乡村持续提升农村水、电、路、气、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省道路生态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道路提升54公里、改厕5000户、污水管网铺设30公里,建成垃圾转运站6座、公厕8座、污水处理站8座,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镇1个、示范村5个,美丽宜居示范镇2个、示范村10个,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潼关样板。

(四)以“一山一水一塬”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潼关建设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落实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出台秦岭北麓潼关段生态保护规划,严厉打击“三小”提金等非法生产,彻底完成专项整治后续工作,推动“天地一体”监测,加强秦岭植被、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东桐峪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

做好黄河生态的守卫者。实施水土保持项目,完成水土流失治理7.5平方公里、河道治理6公里。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完成双桥河防洪工程、渭河潼关段生态区治理工程,提高防洪应急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做好黄河沿岸开发利用规划。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汾渭平原大气联防联控任务,继续实施“双替代”工程,推进控车、抑尘、治源等专项行动,确保空气优良天数位居全市前列。大力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综合先行区建设,实施好代字营土壤污染修复等工程,促进受污染区域稳步修复。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渭河潼关段生态区治理等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3万亩,打造沿黄渭河绿色生态长廊。

(五)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拓展“全程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事项,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落实纾困惠企政策,衔接好社保、税费、信贷、债券等支持政策,积极解决企业融资、土地、配套设施等问题。

抢抓重大机遇政策。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渭洛国家文化公园、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等机遇,精准对接支持政策,全力加大对上衔接,争取更多战略支持。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市场要素县域统筹机制,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把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用好村留地政策,探索集体经济与国有资本合作新模式。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鼓励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

(六)以人民福祉提升为目标,大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

抓好稳就业工作。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300人。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慎始慎终抓好疫情防控,坚决守好陕西东大门。全力推进中医医院综合楼、疾控中心实验室、太要分院等项目,全面提升疫情处置和医疗保障能力。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成岳渎小学、秦东镇滨河学校、锦绣城幼儿园、学生营养餐配送中心,增加学位1620个,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创建。

创新社会治理。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百城千村”毒品问题大清除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潼关。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