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公开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正文

关于潼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的报告

2020年5月27日在潼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

(一)主要指标稳中有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4.2亿元,增长5.8%,增速较全市高1.6个百分点,排名第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86亿元,增长13.8%,增速居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0.4亿元,增长15.6%,增速居全市第三;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2亿元,增长8.7%,增速居全市第三;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23元,增长8.1%,增速居全市第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52元,增长9.5%,增速居全市第七。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投资拉动持续加力

全年开工重点项目58个,完成投资58.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1.4%。其中: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1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4%。完成策划包装重点项目89个,总投资380亿元,是年度任务的2.53倍。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159个,总投资47亿元。策划包装申请专项债券项目28个,总投资59亿元。招商引资在建项目26个,到位资金45亿元。

(三)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特色农业逐步壮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完成,粮食总产4.5万吨。特色农业总面积达到16万亩。其中:软籽石榴2.64万亩,挂果面积1.2万亩,亩产值约2万元,“潼关软籽石榴”获批国家地理标识品牌,“潼翔”等6个企业品牌通过省级绿色农产品认证。花椒总面积13万亩,盛果期面积6.75万亩,年产值约6亿元。全县生猪存栏8万头。种鸭35万套。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7个。安大番鸭、广泽盛农等项目进展顺利。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万亩。

工业转型初见成效。黄金工业升级加快。10家黄金工业完成产值37亿元,增长6.6%。其中:冶炼业完成产值30亿元,占比80%,难选冶、精加工等链条逐步成为黄金工业的主引擎,对县外资源的辐射聚集作用稳步增强。新型工业动能陆续释放,非黄金工业完成产值13.1亿元,增长49%,产值占比达26%。中陕核、聚泰跻身全县纳税十强企业。金国电子、华润风电成功纳入规上工业,规上非黄金企业达到14家,数量占比达到61%,“一金独大”的工业格局正在逐步改观。工业利润实现5.1亿元,增长38.5%,实现产能效益双提升。

现代服务业后劲增强。旅游产业提质上档。古渡坊、岳渎公园、湿地公园等景区运营良好,润谷、双桥等5个乡村旅游景点相继建成。东山景区继华潼公司接管后,再获中国五矿集团30亿元注资。全县景区实现旅游厕所、网络、路标全覆盖。成功举办“丝路花开·春满金城”等“一月一主题”营销推介活动,潼关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年接待游客41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1亿元。商业贸易保持活跃,金银饰品贸易额突破11亿元,全省网销产品对接会在我县成功举办,潼关肉夹馍成功进入欧美市场,潼关酱菜亮相进博会。

(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城区7条主干道弱电管网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建筑垃圾填埋场主体完工。新设综合市场2个,新建改建公厕24座。持续开展餐饮卫生、占道经营等整治行动。百和缘、嘉禾苑、秦东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智慧交通指挥中心基本建成,战备机动道路建成通车,改造安乐桥等危桥3座、通村路100余公里,全县道路绿化率达90%以上,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走在全市前列。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2套、卫生厕所1967套、垃圾规范堆放点52个。实施了秦东集中供水等工程和四知等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增集中供水6900多户。秦王寨、欧家城村、四知村获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五)污染防治有力有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秦岭整治扎实开展。紧盯巡视巡察反馈问题立行立改,拆除工矿用房2592间,覆土植绿1.5万平方米,安装摄像头50多个,实现七条主峪道全方位监控,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等制度,秦岭保护进一步规范化。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完成“双替代”改造4532户、燃煤锅炉拆改280台、“散乱污”企业取缔31家、老旧车淘汰96辆,在建工地实现视频监测全覆盖,空气优良天数达242天,全市排名第三。实施了代字营、安乐马吉居民环境废矿渣治理等项目,修复土壤175亩、治理废渣12.5万立方米。造林绿化成效明显。完成营造林4.5万亩,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提升至41.36%、46.23%,“三北”工程作为典范通过新华网进行了直播推广。河道治理有力推进。完成潼河段综合治理4.5公里,整改河湖“四乱”问题51个,拆除乱建6780平方米,清运垃圾6500余吨。

(六)财政金融平稳运行,融资渠道有效拓宽

财政收支符合预期。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568万元,财政支出完成140289万元。健全了政府债务监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政府债务合理可控。金融形势稳步回升。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63.5亿元和32亿元,分别增长8.4%和7.4%,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为8.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向全县授信2.1亿元,发放贷款1774万元。

(七)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证、不动产登记、信贷获批、水电气报装等事项审批时限大幅缩减。“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立等可取”、“就近办理”事项达1100余项。电子税务网报开通率达到100%,全年减税降费2650万元。“多证合一”、企业登记电子化全面推行,清理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3905万元。荣获全市营商环境优秀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419个。

(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2019年41户94人脱贫任务提前完成。贫困户中长产业扶持、就业服务实现全覆盖。贫困学生资助率、贫困人口参合率、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9%,实现了整县脱贫。建成了南新幼儿园、太要小学运动场、代字营小学宿办楼,消除大班额35个,普惠园占比排名全市第二。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5.3%,较去年提高12.5个百分点。开展创业就业培训2460人,发放创业贷款213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843人,完成劳动力转移3.36万人次。全县享受低保、特困供养、残疾补助3707人次,发放补助金1310万元。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疾控中心建成投用。成功举办庆祝祖国70周年等文化活动264场,惠及群众8.2万人次。

总体来看,2019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趋优。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受秦岭保护、环保压力、安全生产、浅表层资源日渐枯竭等因素影响,黄金工业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需引起高度重视。二是与兄弟县市相比,我县重大产业类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体量相对较小,投资拉动仍需加强。三是新型工业、旅游等产业虽然初见成效,但尚未成长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转型升级还需加快。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聚焦追赶超越目标和落实“五个扎实”“五项任务”要求,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于今年预期目标:受全球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结合中省市2020年预期目标设置,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支撑:2020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0个,年度计划投资56.8亿元。(详见附页)

三、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措施

新冠疫情对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明显冲击,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时间更紧、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我们必须抢抓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旅游带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机遇大势,深挖县域特色优势,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找准战略定位,顺势而为、因势而进、乘势而上,用心干好每一天、一刻不停往前赶,以精准有效的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担当作为的精神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以积极进取的行动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滚石上山的决心坚决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项目为王,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我们将更加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牢牢扭住项目建设加快追赶超越发展。

编制好规划。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标准、高要求、高水平编制好“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规划,加强各个规划之间、与兄弟县市之间、与上级部门之间的统筹衔接,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中省市计划盘子。

招引好产业。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将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开展招商“大会战”,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财税贡献大、就业带动多的大项目,不断壮大我县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好项目。坚持行动至上、项目为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落实领导包联、集中开工、观摩讲评等措施,抓协调、抢进度、求突破,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优化好环境。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覆盖+“PC、移动、自助、窗口”四端协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次办理”制度,让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扶持好企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应减尽减,应降必降,实现民间投资明显持续上升,企业成本明显持续下降,市场主体明显持续增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障好要素。坚持政策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中,重心向项目聚集,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积极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有效破解项目土地、融资难题。

(二)产业为基,全面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产业升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我们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

打造黄金产业升级发展示范区。严格落实生态环保等要求,大力推动黄金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祥顺选矿厂、金精粉集散地等强链、补链项目,做大做强难选冶、精加工、尾矿利用产业集群,打造集团化、集约化矿山企业。

打造新型工业先行示范区。突出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成聚泰镍钴生产线及标准化仓储项目,全力实施达钢废渣回收、坤源建筑材料、分布式风电等项目,推动我县工业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

打造沿黄文化旅游风情带。深入挖掘发扬黄河文化、生态文化、山水文化、古城文化,以五矿集团注资东山景区为契机,全面推动全县景区提质上档,大力发展古关体验游、生态观光游、山水风情游、黄金探秘游,打造潼关特色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造物流产业聚集地。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三个经济”等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沿黄观光路潼关段、西潼轨道交通等项目,巩固提升“三省四市”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助力现代物流业发展,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物流集散地。

打造特色农业引领地。新发展软籽石榴1万亩、花椒8000亩。加快实施软籽石榴产业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及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推行标准化种植和病虫害防治,大力扶持农产品交易、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农业升值链条企业,不断提升现代特色农业效益。

打造特色小吃标志地。以潼关肉夹馍、酱菜、鸭片汤等特色小吃为抓手,加强技术标准规范,大力实施“产-加-销”、“中央厨房”等一体化发展,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加强创业就业人才培训,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小吃品牌,打造全国特色小吃名县。

(三)生态为要,全力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建设生态潼关。

做好“植绿”。坚持“大栽树、大造林、大绿化”理念,突出“滩涂、湿地、坮塬、城市、农村、道路”六大板块,实施“黄河西岸防护林、黄渭河湿地治理、东大门坮塬、县城周边生态公园、美丽乡村绿色家园、五纵九横城市道路”六大绿化工程,全力打造沿黄绿色生态长廊。

做好“降霾”。继续深化铁腕治霾,深入开展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行动,进一步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能力,全力改善提升空气质量。

做好“修复”。持续开展秦岭违建专项治理和“五乱”整治,实施秦岭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和“数字秦岭”长效管控平台建设,促进秦岭生态休养生息。加快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工程、“三小”废渣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管控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力争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早日实施,促进生态受损区域全面恢复向好。

做好“治水”。严格落实取水许可等制度,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抽黄灌区用水方式节约化。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动全县污水厂正常运转,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率、净化率。全力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为黄河防洪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四)品质为先,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家园

城乡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将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城乡发展新理念,以高品质的城乡建设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布局。

做“精”县城。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启动实施新城规划建设。加快道路提升、市场改造、停车场扩容、天然气进巷道进社区等工程,推进330KV变电站、建筑垃圾处理厂等建设。加快锦绣城等地产项目进度,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动G522暨G310国道、跨线桥项目、尚贤大道延伸等项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做“特”乡镇。改造提升桐峪、太要、安乐镇区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修复治理,优化黄金工业生产布局,打造黄金小镇。统筹规划好城关镇、代字营镇农业、工业生产用地,提升农田水利基础和工业生产配套设施水平,打造新型工业和特色农业小镇。充分发挥秦东自然历史文化及沿黄优势,加快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小镇。

做“美”乡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全面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打造3-5个示范村。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继续推进农村煤改电和安全饮水工程。建好“四好农村路”,争创国家示范县。走出一条“小而美、小而富、小而强”的潼关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五)民生为本,切实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福祉。

坚持脱贫攻坚第一工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对表时间节点,克服疫情影响,综合运用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强化监测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帮扶,加快解决贫困户就业、扶贫产品销售等问题,坚决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坚决防止返贫发生。以更强的力度狠抓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五排查五确保”行动,狠抓产业就业、安全饮水、宅基地腾退复垦等重点难点,做大做强27个扶贫产业园,建立完善13个“管长远”的长效扶贫机制,确保脱贫任务、整改任务、漏点短板全部清零,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走上“产业路”,用上“产业钱”,使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坚持风险防控第一要务。加强风险防控,严格贯彻执行中省债务管理政策,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妥善化解存量债务,控制和防范债务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坚持社会保障第一民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岳渎小学、滨河小学、中医医院住院楼、矿建康复医院、殡葬服务中心、体育场、看守所、雪亮工程等建设,解决好上学、就医、社保、住房等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建设美丽新潼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附页:

潼关县2020年重点项目计划

工业类项目9个,年度计划投资14.1亿元,占总投资的24.8%。分别是:1.达刚路机废渣综合利用项目;2.聚泰新材料镍钴生产线及仓储建设项目;3.分散式风电项目;4.祥顺矿业黄金中心选矿厂;5.金精粉集散地建设项目;6.太洲冶炼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7.中金冶炼二期技改项目;8.金精物料检测中心项目;9.坤源德舜钢模板及配套产品生产加工项目。

旅游类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13.5亿元,占总投资的23.8%。分别是:10.古城EPC项目;11.古城·东山景区;12.杨震廉政教育基地改造提升项目;13.小秦岭国家矿山公园二期项目。

农业类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5.1亿元,占总投资的9%。分别是:14.软籽石榴产业提升项目;15.生猪标准化养殖及资源化利用项目;16.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7.老虎城产业园区建设项目;18.欧家城农业产业发展项目;19.金桥公司养殖场改扩建项目。

基础设施及民生类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12.4亿元,占总投资的21.8%。分别是:20.潼关教育小镇项目;21.实验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22.岳渎小学项目;23.秦东镇滨河小学项目;24.秦东镇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25.522暨310国道改建项目;26.跨线桥项目;27.“四好农村路”项目;28.民生街延伸工程;29.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330KV输变电工程;31.三供一业项目;32.供水扩容项目;33.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4.城乡镇级敬老院及日间照料中心项目;35.殡葬服务中心建设项目;36.西姚减压站至秦东输气管道工程;37.建筑垃圾处理厂项目;38.矿建康复医院;39.档案馆项目;40.体育场建设项目;41.智慧城市工程。

生态类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3.9亿元,占总投资的6.9%。分别是:42.陕西国家储备林潼关项目;4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期项目;44.污水厂改扩建工程;45.西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46.城市休闲公园项目;47.秦岭生态修复治理工程;48.潼关县“双替代”工程;49.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50.“三小”集中区建设用地调查和评估项目;51.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移民项目;52.双桥河工业园区段防洪工程;5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54.“丝绸之路沿线生态治理与保护项目”暨禁沟生态治理项目。

房地产类项目6个,年度计划投资7.8亿元,占总投资的13.7%。分别是:55.“家乡的院子”住宅小区;56.百和缘·佳园项目;57.嘉禾苑住宅小区;58.锦绣城项目;59.尚德新城住宅小区项目;60.东府·阳光城商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