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在潼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潼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严晓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与《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黄金立县、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坚持“转型发展、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全面完成了“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五年。预计201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9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1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18倍,财政支出达到14.2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3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500元和9302元,是“十一五”末的1.85倍和2.16倍。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黄金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持续开展黄金矿山整治,打非治违“潼关模式”在全国推广。整合黄金企业5家,减少矿业权24个。潼金公司中深部整装开发完成投资12亿元,4个斜坡道掘进5万余米。天和苑黄金精炼公司、西潼峪尾矿科技示范园建成投产,潼关首饰城改造提升全面完成,金银饰品经营户达到115家。旅游发展高点起步。编制了《潼关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潼关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等7项规划。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开工建设亿元以上旅游项目7个,提升改造旅游道路5条。古城开发完成北水关主体建设,水坡巷明清古建保护修缮工程过半,东山景区山河一览楼、钟楼等建设全面竣工,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获得批准,秦王寨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6万人次,成功举办首届秦东特色小吃争霸赛。“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系统景区格局正在形成。农业产业趋向特色化。出台了生猪、软籽石榴、油用牡丹等7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展核桃、花椒、软籽石榴等林果蔬菜18.9万亩,生猪存栏25.2万头。成功招引建成安大种鸭养殖场,“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正在推广。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农业基础建设项目30多个,农业条件大幅提升。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统筹稳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五年来,实施重点城建项目50多个,建成了添景苑、紫云阁等4个城市公园,改造了金三角、秦东、城西3个农贸市场,新建各类宾馆、超市、商厦、住宅小区20余座,秦岭大道、尚德路、和平路、双桥大街等城市道路全线贯通,“五纵九横”的城市路网框架基本建成,县城面积从2.8平方公里增加到6.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0.2%。“双美”创建累计投资2.18亿元,全县陈年垃圾得到彻底清除,组建了710人的农村保洁员队伍,实施了54个重点村“六化”建设,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面貌。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累计投资3.7亿元,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1个,秦东高速入口综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投入运营,滨河公园景观带初具雏形。太要镇新区建设完成投资2.12亿元,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投入使用。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全面实施,争资引项成效突出的五年。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改革稳步实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基本完成。简政放权取消职权112项,拟转移、下放职权149项,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率先在全市推行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促进了依法行政。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达到全覆盖,“人民之家”累计办理事务18万件,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五年来,引进各类项目130多个,到位资金116.5亿元,累计向上争取资金61.06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倍、4.88倍、4倍。特别是争取到了国家资源转型扶持、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等项目,有力促进了潼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治理持续加强,环境质量取得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3.2亿元,实施了潼关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峪道清渣等10多个生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25.5公里,新增耕地1600亩、建设用地1360亩。投入资金1.38亿元,实施企业废水回收、畜禽养殖废水治理等节能减排工程40余项,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减排任务。持续加大环保力度,渭河三年行动、大气综合治理、噪声治理等活动取得实效,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两年超过300天。实施了陕西东大门绿化、秦东大地园林化建设,累计栽植苗木1900万株,新增人工造林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2.63%,构筑了晋豫入陕第一道生态屏障。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五年。五年来,投入资金24.6亿元,实施十大类民生工程项目388个。在全省率先开通城区免费公交、农村免费校车、农村免费数字电视。建成了标准化四知学校,成功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县文化馆、图书馆全面升级,新县医院基本建成,镇村标准化卫生院所、文化广场、农村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实现全覆盖。建成各类保障房4633套,分配入住2381户,改造农村危漏房1980户。移民搬迁累计安置580户2120人。改造县乡公路71公里。渭河综合治理(潼关段)工程全面完工。252条背街小巷实现全面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建成潼关县养老服务中心和23个镇村养老机构。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村干部工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国潼关肉夹馍小吃连锁加盟店达到160多家,带动就业3300余人。建成“三网合一”、公安综合信息作战等平台,初步实现县城、集镇、农村、社区和所有国省县道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社会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从“十一五”末的全省后十位跃居到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过去的五年,是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民主。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政务公开,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夯实“一岗双责”,不断强化专项监察和责任审计,使政府工作深入群众之中、置于阳光之下,树立了政府良好的形象。
统计、质监、工商、税务、物价、人防、应急、消防、气象、档案、工会、共青团、人民武装、老干部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干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事、实事、好事,提升了潼关对外形象,赢得了全县上下的赞誉和认可,为“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和“十三五”的成功开启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县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黄金十强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县、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县整体工作满意度调查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
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动摇。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只有坚持思想解放、敢于打破常规,才能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科学的难题,形成发展的新活力、新动力、新优势,打开潼关追赶超越的上升路径和空间。必须坚持转型发展、城乡统筹不动摇。潼关经济的支柱在黄金、潜力在旅游,只有坚持黄金产业内部转型,旅游文化、城乡统筹、民生改善有效跟进,才能夯实富民强县的基础,走出一条潼关特色发展的路子。必须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不动摇。项目是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们只有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第一抓手,坚持“跑、争、融、招”,才能实现潼关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动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点赞,形成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向、同力的生动局面。必须坚持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不动摇。环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只有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治?弥补缺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迎来潼关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县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干部、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潼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潼关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区域竞争力不强,实现转型发展、富民强县的任务依然艰巨;城乡基础薄弱,镇村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持续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财源建设压力增大,可用财力相对较少,刚性支出逐年提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少数单位和个别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不高、抓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经济转型、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纵观今后五年的发展形势,我们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更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推进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我县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城乡统筹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刚刚召开的县委全委会确定的“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紧扣潼关实际,符合“五个发展”理念的新要求,必将引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当前,全县上下安定团结、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氛围日益浓厚,为我们全面开启“十三五”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源泉。只要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推动改革创新,坚持实干进取,就一定能实现潼关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经济转型、产业融合,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积极壮大黄金经济,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全面加快城乡统筹,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美丽潼关。全力争创“全国文化旅游名县、全国黄金经济强县和国家文明城市”,确保在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9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000元和16000元,年均增长10%和11%,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缩小到2.9:1。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五年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潼关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托潼关关隘、黄河、黄金等文化,强力推进“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旅游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挖掘开发善车口、中军帐、金线吊葫芦等潼关遗存文化资源,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实现潼关全域旅游格局。积极完善旅游配套,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旅游品牌营销。力争用2-3年时间,完成所有重点景区建设,努力将潼关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潼关的支柱产业,初步实现全国文化旅游名县发展目标。
(二)发展壮大黄金经济。坚持黄金主导产业不动摇。加快黄金产业内部转型升级,完成黄金资源整合。加快中深部整装开发,推进6000吨选厂、黄金珠宝交易中心、贫矿尾矿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成立潼关金银饰品贸易公司,开辟黄金网络营销,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黄金精炼基地和金银饰品贸易基地。积极推进黄金加工产品向工业领域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黄金工业实现产值90亿元,全面形成“整装勘探、规模采选、精炼加工、全域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步跻身全国黄金经济强县。积极发展非黄金工业。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完善基础配套,发展循环经济、新型工业,推进光伏能源等产业,建设微小企业示范园,打造潼关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大力培育现代特色农业。突出软籽石榴、油用牡丹、花椒、核桃、药材等林果业,推进生猪、种鸭等养殖业,力争5年内软籽石榴面积达到5万亩,油用牡丹达到3万亩。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围绕软籽石榴、油用牡丹、潼关酱笋、核桃等产业,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个以上,新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以上,新创中、省知名品牌5个以上。充分推广网络电商、连锁经营等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规模发展。全面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土地平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20多个,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土地、灌溉等问题。202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5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
(四)全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一城两带”布局,立足“做精、做细、做美”,强化“科学、规范、有效”管理,打造“精美县城”和“美丽乡村”。完善“五纵九横”路网框架,规划提升老城区,逐步改造棚户区,加快建设北新区,实现学校、医院、酒店、市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科学配置。实施县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城区供电、供热、供水、供气,提升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层次。注重城市文化挖掘保护,强化市民教育,打造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至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全面推进“双美”创建,逐年实施新型社区、中心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统筹推进其他镇建设,全力打造沿黄渭河旅游商贸聚集带和沿寺底河工业聚集带。
(五)持之以恒抓好民生改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举县一致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产业扶贫“稳增收”、金融扶贫“破难题”、智力扶贫“拔穷根”、生态扶贫“挪穷窝”等措施,确保到2017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2020年全县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今后5年,我们将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行普通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健全政府投资为主的医疗保险、大病救助、职工互助保险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系,建成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城市运动公园等,全力实现“让年少的得到优质教育,年壮的得到创业支持,年老的得到悉心照顾,生病的得到良好医治,贫困的得到精准帮扶”。
(六)着力打造绿色美丽潼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净气、洁水、治污”三大工程,实现全县镇村、园区、景区、企业污水和垃圾有效处理全覆盖。推进秦岭矿区及周边生态治理,实施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重金属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有效改善矿业遗留“三废”污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持续开展造林绿化,统筹推进工程造林和城乡绿化,突出乡土特色,建设森林县城、林果村镇,构建“五色秦岭、多彩潼关”生态文明体系。力争到“十三五”末,潼洛河流域、秦岭生态功能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5%,森林覆盖率达到46%。让潼关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绿色生态成为潼关的金字招牌和地域名片。
三、2016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和11%;万元GDP能耗下降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关河文化,加快景区建设,打造旅游名县
举县一致抓旅游。成立潼关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出台《潼关县关于加快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的决定》,召开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考核机制,积极营造举县一致抓旅游的良好氛围。
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潼关古城保护开发启动北门、小北门、南门、南水关及沿黄河城墙保护工程,实施西大街牌坊、潼河两岸综合治理等项目,完成南街拆迁、潼关博物馆建设和水坡巷民居全面改造。东山景区建成女娲祠、女娲文化区、温泉酒店等,力争国庆前达到接待游客条件。黄河湿地公园完成关中水村、黄河古渡坊、滨河小镇建设,船型酒店投入运营。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建成综合服务区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景区雏形基本形成。岳渎公园建成景区大门、游客接待中心,培育观赏牡丹600亩。“十里画廊·慢游潼关”完成栈道沿线沟坡绿化,启动杨素墓遗址保护、古战壕遗址开发、中国古关博物园等项目。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启动禁沟关、汾井关等文化遗存开发,加快上善村基础建设,提升秦王寨景区管理,打造潼关旅游全域景区格局。
扩大旅游品牌营销。深度挖掘潼关旅游文化,启动潼关旅游网站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印制潼关旅游指南,组建导游队伍。加强与华山旅游集团、河南中旅集团合作,筹办首届潼关关河旅游论坛,全面提升潼关旅游管理、营销水平。
加强旅游配套建设。实施沿黄渭旅游道路升级、东山景区道路建设,开通县城至岳渎公园、秦王寨景区公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建1-2家星级酒店,规范景区周边农家乐、渔家乐管理,提升全县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
(二)突出提质增效,延长产业链条,推进黄金强县
继续实施资源整合和整装开发。紧紧抓住黄金价格持续低位带来的倒逼机遇,加强与整合主体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沟通,力争东部中金矿业整合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全力支持中金、潼金开展中深部找矿,启动实施桐峪金矿区中深部探矿项目,力争潼金公司3000吨选厂开工建设。
延长黄金产业链。支持天和苑黄金精炼项目投产运营。充分挖掘潼关贫矿尾矿资源,实施西潼峪尾矿再利用处理技术改造项目,提升工业园区尾矿综合开发项目效益。全面规范金银饰品贸易,加强首饰城服务监管,筹建潼关金银饰品加工厂、金银饰品贸易公司,建设黄金检测检验中心,为早日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黄金饰品销售集散地打好基础。
强势发展非黄金工业。以两个园区为主阵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新型材料、光伏能源、物流仓储等产业。工业园区聚泰功能性新材料项目3月底前建成投产,力争10兆瓦光伏大棚、中陕核焙烧钼精矿项目年底前建成投产。启动物流港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建成中心粮库。启动实施桐峪镇、太要镇欧家城农业光伏项目。力争年底前培育2-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抢抓“互联网+”机遇,编制全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启动电商机构组建、人才队伍培养、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工作。实施旅游、黄金饰品、特色农产品等电商平台建设。支持传统市场“迁改并转”,促进电商物流与实体市场嫁接,努力将电子商务打造成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突出品牌效应,扩大特色种养,增加农民收入
稳固粮食基础。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面积,落实惠农补贴,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4.5万吨任务。
扩大特色种养规模。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加快土地流转,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农户”、“园区+农户”等发展模式。实施安大种鸭二期、5万亩软籽石榴基地、油用牡丹基地、春润园中药材基地等项目,力争十万只蛋鸭项目落户潼关,确保花椒、核桃面积不低于15万亩,软籽石榴、油用牡丹面积达到4万亩,生猪存栏达到26万头。
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启动国家级软籽石榴示范区建设。以潼关酱笋、软籽石榴、油用牡丹等为主产品,注册“潼关”公用商标,创建名优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招引国内知名农企入驻潼关,构建潼关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网络,为全力打造潼关特色农业品牌奠定基础。
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整合国土、农发、移民、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完成平整土地不少于3万亩,新打机井20眼,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重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太潼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保生态建设等项目。
(四)突出基础提升,实施精细管理,推进城乡统筹
建设精美县城。加快黄河大道中段拆迁,4月底前全线通车。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热,率先实现县城西区、北区供暖。实施民生大桥、尚贤大道延伸、北区旅游环线建设和中心街、南新街升级改造,优化城市路网。解决城区雨污分流。加大农贸市场、停车场建设力度,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生活。积极对接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选择启动1-2个示范工程,消除房地产库存,盘活城市资源。强化城市规划引领,创新城市管理机制,组建城管局,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真正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力争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年底通过验收。
打造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双美”创建,规范城乡保洁管理、“三化”管护。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完成28个村(社区)硬化补缺、排污渠、垃圾中转站建设。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全力推进十里铺村、上善村、欧家城村、桐峪社区、安乐社区、秦王寨社区6个新型社区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坚持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同古城开发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滨河公园、关中民俗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启动秦东水厂建设。加快太要小城镇建设收尾工作,建成太要污水处理厂、东太渡新农村社区,启动桐峪、安乐小城镇建设。
(五)突出改革创新,实施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
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成立潼关县不动产登记局和不动产登记中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积极推进医疗、教育、文化等行业体制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方便企业,释放市场活力。鼓励吸引社会力量、民营资本进入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特色农业等领域,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对接中省各类政策机遇,创新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PPP合作等模式,围绕两个园区、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发展,策划包装推介项目不少于120个,实现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0亿元,新签合同项目10个,上亿元项目不少于6个。全年实施重点项目42个,总投资10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以上。
切实为企业保驾护航。牢固树立企业为上的服务理念,积极解决企业建设生产中用电、用水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切实保障企业运营。建立完善政府、银行、企业合作机制,努力破解企业、项目融资难题。着力整治吃拿卡要、违规办事、中梗阻现象,严查无理取闹、封门堵路、影响阻碍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的行为,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突出绿水青山,强化治理保护,建设美好家园
加快推进生态治理。制定出台《潼关县生态立县决定》。持续治理“三废”遗留问题,完成无主尾矿库治理工程。投资1.6亿元,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和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投资8000万元,实施4个镇区污水处理、城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等项目。加强土地管理,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加大违法违规用地查处力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全面实施造林绿化。坚持生态与美化并重。组织实施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大重点工程,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全面启动乡村绿化工程,按照“一村一景、一路一色,乡土树种为主、景观树种点缀”的原则,打造3-5个村庄、景区绿化示范工程。
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县镇村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体制,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夯实政府和企业环保责任。继续开展大气联防联控、燃煤锅炉改造、餐饮油烟治理等专项活动,强力治污降霾,增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断强化环境执法,坚决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四创一巩固”,确保省级环保模范县城通过验收,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
(七)突出精准扶贫,持续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
举县一致打响脱贫攻坚战。贯彻落实好中省市脱贫攻坚系列措施要求,制定《潼关县“十三五”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明确脱贫“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八个一批”脱贫措施,加大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帮扶力度,强化脱贫考核奖惩、宣传引导,做到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提高脱贫实效。今年要实施好屯丰、顺丰两个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完成搬迁663户2991人,脱贫6175人。确保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退出,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扎实办好“十项惠民实事”。一是从今年起,为高中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二是实施教育“暖冬”计划,今年入冬前为全县所有农村学校安装取暖锅炉,让全县所有学生冬季都能在温暖的教室里学习生活。三是从今年起,分类分步为全县人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高全民体质。四是建成潼关中学图书实验楼、城北幼儿园、职教中心操场,启动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五是新县医院6月底前搬迁到位。六是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剩余1300套保障房建设。七是建成潼关汽车客运站,完成十里铺至华阴界公路改造,提升改造乡村公路60公里。八是实行“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全年开展大型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不少于7次,“四进零距”、“一元剧场”演出不低于300场次,启动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建设。九是适时提高困难家庭或突然致贫家庭临时救助标准和医疗救助报销比例,新建2个中心村互助幸福院。十是全年完成就业培训25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次,潼关小吃连锁加盟店新增80家的目标。
(八)突出安全底线,狠抓信访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强化安全信访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全力抓好黄金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和整治,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事故。积极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领导接访包案、依法处置、联席会议、通报考核“五项机制”,推进网上信访,规范初信初访办理,推行依法逐级走访,落实诉访分离、化解信访积案“五项工作”,畅通信访渠道,满足人民诉求。
大力开展“平安潼关”建设。全面完成公安司法业务用房、强制戒毒所等项目建设,实施治安监控三期工程。坚决打击黑恶犯罪、侵财犯罪、黄赌毒违法犯罪,强力整治交通秩序、信访秩序和企业生产秩序。积极推广代字营标准化警务室模式,加速推进镇村治安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预警水平和防控能力,确保全县社会安定和谐。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幸福为最高追求,坚持依法执政、为民施政、勤勉从政、从严治政,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坚持依法执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进一步制定并落实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切实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健全完善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制度,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增强运用法治手段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继续加大政务公开,畅通民意渠道。坚决执行县委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倾心为民施政。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要始终把为民、利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安排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把政府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把政府的职能职责更多地用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要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村包户制度,聚焦脱贫攻坚,带头走出机关,到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全力落实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怨盼问题。要切实优化政务环境,履行政府承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三)努力勤勉从政。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全县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想干事激励自己,以多干事锻炼自己,以会干事提高自己,认真履职、全力尽责,做到困难面前不逃避、矛盾面前不回避、任务面前不推诿。坚持真抓实干,出台《潼关县推动工作狠抓落实的实施意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推动政府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大力整治“为官不为”、“庸懒散浮拖”行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政府工作新常态。坚持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作风,增强敢于碰硬、攻坚克难的勇气,立足岗位,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努力向全县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四)全面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全面贯彻落实廉洁准则和处分条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扎牢制度笼子。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强化对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监管,严惩群众身边的腐败,做到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大力倡俭治奢,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强化审计、监察、督查的监督作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蕴含新的希望,新的蓝图昭示新的辉煌。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不放松、迎难奋进不停步、务实求真不懈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的新潼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