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18日在潼关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潼关县人民政府县长 樊正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潼关加快转型发展,实施城乡统筹,经济持续向好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陕北关中地区移民搬迁工作优秀县,全县整体工作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第一。

稳中求进促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1.1亿元,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81亿元,增长23.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010万元,增长14%;财政支出达到118600万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81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01元,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27亿元,增长14.6%。

举县一致干项目,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3个,完成投资41.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8%。其中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5.3%;15个纳入市级管理项目完成投资1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7%。全县策划、包装项目76个,向上争取各类资金12.92亿元,招商引资新建项目19个,到位资金13.24亿元。

因地制宜扩种养,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6.43亿元,增长5.2%。粮食总产5.4万吨,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出台了发展软籽石榴、油料牡丹扶持政策,累计栽植软籽石榴5160亩、油料牡丹7100亩。全县农业园区流转土地8500亩,发展葡萄、猕猴桃等特色水果及无公害蔬菜基地3800亩。全县生猪存栏23.2万头、土鸡11万只,安大6万套种鸭基地建成投产,畜牧产值达2.7亿元。投资2700万元实施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铺设管道200公里,改造机井60眼,恢复灌溉面积2.08万亩。

积极延长产业链,黄金转型步伐加快。全县黄金企业实现产值54.72亿元,生产黄金18.85吨,分别增长8.79%和10.42%。黄金资源整合工作平稳推进,潼金公司完成4家企业整合,整合矿业权24个,中深部整装勘查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新探获金金属量9.8吨,6000吨选厂建设完成选址。天和苑黄金精炼项目即将投产,首饰城三街改造全面完工,经营店铺达到115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10兆瓦光伏大棚项目、洪吉公司尾矿渣制砖项目进展顺利,微晶板材、聚泰功能性新材料等项目签约落户工业园区,为我县非黄金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坚定信心抓龙头,旅游产业科学推进。经过各方努力,古城保护开发建设相关规划方案均顺利完成并通过评审。北水关建设进展顺利。东山景区钟楼建设完工,女娲祠已封顶,河伯酒店、麒麟山庄、十二生肖广场等正在加紧施工。黄河湿地公园船型酒店开始装修,核心区湿地封育完成2万余亩。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规划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一期建设相关设计方案全面完成。太要至安乐旅游环线改造路基全部贯通。旅游文化建设步伐加快,电视剧《兵出潼关》登陆央视8套黄金强档,《潼关战争纪事》正式出版,《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特种邮票在潼首发,75棵百年古树得到有效保护,拍摄了水坡巷、梁家城子历史文化纪录片,潼关在外美誉度明显提升。

下大气力抓双美,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创建活动深入人心,全年完成投资8900万元,彻底清除了全县陈年垃圾,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组建了710人的镇村专业保洁队伍,实施了29个“双美”创建重点村整体绿化、硬化、美化和示范村亮化。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秦东高速入口升级改造工程基本完工,镇区污水处理厂开始设备调试,垃圾填埋场完成土建,滨河小镇项目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较好,开展了大气联防联控、燃煤锅炉改造等活动,全年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300天以上;全年栽植各类苗木1500万株,人工造林4.05万亩,封山育林8000亩,林木育苗3200亩。

尽心竭力办实事,民生事业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民生支出结构,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全年民生支出94880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支出的80%,荣获全市为民办实事“十佳单位”。投资3490万元,开通了城区免费公交、农村免费校车,普及了农村免费数字电视;投资1680万元,实施了机井电力配套和峪道清渣;保障房建设累计竣工1223套,分配入住392套;新建镇级敬老院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1个;四知学校正式开学招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通过市级验收;县医院门诊综合楼装修即将完工,医技楼主体封顶,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18所;实施了县文化馆、图书馆升级改造,“四进”零距离、“一元剧场”等文艺演出190余场;扶贫搬迁妥善安置120户480人;完成了自来水二厂扩建,实施了城区管道改造,解决了4个村39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34%,全年补助金额4579.68万元,8053名城乡低保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发放各类民政救助资金4112万元;全县新增各类就业50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4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建成了盛潼餐饮公司小吃配送中心,潼关小吃全国加盟店达到82家,极大带动了就业。

齐心协力保安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实施了镇村治安监控二级平台建设,构建了城区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城区两抢案件基本“绝迹”,刑事案件较上年下降42.6%,下降率居全省第一。公众社会治安满意率首次超出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率先在全市推行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制度,规范了法律援助工作,方便群众办事。开展了为期100天的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成立了自办家宴厨师协会,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基本建成,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坚持县长包案、约访、周一接访等制度,完善了县、镇、村三级联动信访排查网络体系,有效增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年解决重点信访问题、信访积案43件。

持之以恒转作风,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摆在政府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2件、政协委员提案64件,办结满意率分别达到97.8%和98.4%。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相关要求,制定了《潼关县县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开展了吃空饷、办公用房清理、公车拍卖、精文减会等一系列整治活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切实加大财政预算改革和“三公经费”公开力度,严控行政经费支出。突出抓好审计工作,全年完成审计项目111个,提出审计意见480余条。切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人民之家”受理群众事务突破11万件,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

统计、国土、双拥、物价、质监、人防、气象、地震、档案、工会、共青团、工商联、老干部、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4年,我们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属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开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潼关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增长亮点不多,转型发展亟待提速增效;城乡基础设施依然较差,镇村发展缺乏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比较艰巨;项目落地、推进、投运进度缓慢,周期加长;在医疗、环境、住房、交通、教育、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民生事业发展上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不小差距;少数单位和干部大局观念不强、担当意识不够、行政效能不高、服务能力不足,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统筹推进“四个全面”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县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而我国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综合改革全面深化,经济发展进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

面对新常态,我们要清醒认识潼关发展的新态势。我县依然处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受黄金价格持续低位影响,黄金工业上升势头锐减,中深部探矿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包括黄金产业链延伸见效,都需要一个过程;新兴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还处在艰难的成长期,要完成县域旅游景区开发、三产配套以及旅游市场培育、获得收益也都需要时间;农业产业结构也处于艰难的调整期,受长期以来生产习惯影响,群众对农业的重视、投入不够,现代农业及特色种养发展规模小、速度慢,要真正做优、做精、做强潼关农业更需要持续努力。

面对新常态,我们也要看到潼关面临的新机遇。新常态下,中央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我县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新常态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将为我县突破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入、加快转型发展带来机遇;新常态下,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审批精简、门槛降低,为我们实施全民创业、激发市场活力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兵出潼关》登陆央视8套黄金强档、潼关小吃推向全国,以及通过实施“双美”创建、免费数字电视等,潼关的美誉度、知名度及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潼关正在成为秦东大地投资兴业的热土。

为此,加快潼关发展,我们必须要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基点谋划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落实“四轮驱动”“六大工程”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黄金强县、旅游大县;必须把转型发展和城乡统筹作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轨,共同促进潼关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我们真情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会赢得群众点赞;必须坚持项目带动发展,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下势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围绕园区、景区大招商、招大商,确保完成全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全县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四轮驱动”和“六大工程”战略,加快以“一城三园”为重点的转型发展,以“一城两带”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全面实现“黄金立县、旅游兴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财政收入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3%和14%;万元GDP能耗下降3.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要实现以上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延伸,积极推进黄金转型升级。当前,黄金产业依然是我县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财政收入的支柱,“黄金立县”的战略时刻不能动摇。

积极推进资源整合。继续支持潼金、中金依法依规实施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涉矿部门服务职能,扎扎实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力争西部潼金公司完成所有企业整合,东部中金矿业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快中深部找矿工作。支持中深部探矿成果的转化,继续实施中金矿业桐峪金矿区地质勘查项目,加快潼金公司中深部整装勘查进度,完成斜坡道和竖井工程的贯通,力争6000吨选厂项目年内基本建成。

狠抓黄金产业链延伸。积极帮扶企业解决困难,确保年产值100亿元的天和苑黄金精炼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加快“潼金”品牌申请,启动黄金珠宝交易中心建设,对接黄金3D打印项目。继续加强黄金饰品加工贸易服务和监管,实现首饰城公司化、规范化运作。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园区为主阵地,积极争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项目,完成10兆瓦光伏大棚、聚泰功能性新材料项目建设,加快微晶板材、春天新能源等项目落地开工。加强与灵宝的战略合作,制定统一的政策机制,联手打造灵潼一体化工业新区。加快中广核风电项目实施,力争9月底前建成运营,打造潼关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突出特色种养,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稳定粮食生产。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实施高产创建项目,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4.5万吨任务。

扩大特色种养规模。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以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市场流通、土地流转为支撑,继续巩固发展花椒、核桃,力争软籽石榴、油用牡丹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支持种鸭扩大规模,扶持生猪、土鸡养殖,生猪存栏达到25万头,力争百万只黄麻鸡项目落户我县。

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五虎张省级、双桥市级2个现代农业园区申报工作。

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积极整合国土、农发、移民、水利等部门项目资金,完成平整土地不少于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亩;继续实施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2万亩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和机井维修;启动实施引水入城项目,将蒿岔峪地表水流引入鱼化屯水库,切实解决县城用水和周边农田灌溉问题。

(三)突出秦东示范镇建设重点,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不仅是我县旅游发展的重要部分,更是我县推进转型发展和城乡统筹的有力抓手,要积极抢抓各种机遇,全面实施古城保护开发,有力推进秦东重点镇建设。

全面推进古城保护开发。坚持示范镇建设和古城保护开发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按照“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的原则,加快北水关建设,5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完成水坡巷改造,申报陕西省历史文化名街;全面启动古城拆迁、潼河两岸开发,实施北门、小北门、南门、滨河公园、北赤路改造等项目,力争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加快东山景区建设,建成潼关博物馆,完成十二生肖广场、纪念山、河伯酒店、麒麟山庄、温泉养生区、商业街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达到开园条件;积极实施关中民俗村及黄河古码头项目,传承关中民俗文化,再现风陵晓渡。

加快实施三个公园建设。加快黄河湿地公园建设,6月底前完成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申报,争取年底列入试点建设县。启动“又见潼关”大型演艺项目,加快渭河滩区综合治理、关中水村、湿地原生态景观等项目建设,力争船型酒店国庆前对外营业。加快推进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完成安乐镇区搬迁安置,实施游客接待中心、黄金博物馆等工程,提升规范西潼峪农家乐管理,确保年底达到开园条件。强化岳渎公园管理,完成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启动实施岳渎公园文化产业基地项目,打造新型建筑博物馆和摄影基地。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善车口、窑上两个美丽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挖掘水坡巷、十二连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拍摄潼关旅游文化专题片,扩大潼关在外影响力。建设潼关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壮大潼关“观三河风景、承杨震精神、购黄金饰品、品潼关小吃、赏金城牡丹”一日游市场。

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建设。完善物流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建成潼关中心粮库,启动晋陕豫金三角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传统企业转型,积极申报“陕菜之乡”,提升全县餐饮发展水平。

(四)突出宜居环境,不断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一城两带”布局,立足“做精、做细、做美”,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新潼关。

稳步实施镇村综合改革。按照“政策引导、村民自愿、项目扶持、资金捆绑”的原则,成熟一家,合并一家,确保完成市上撤并村镇任务。加大新建中心村、中心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镇布局科学化、基础设施现代化,方便群众办事,促进城镇化进程。

有效推进“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创建。

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城区集中供热、尚贤大道延伸和预留35条城区背街小巷硬化、亮化工程;实施城区果蔬农贸市场、民生大桥、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启动老城区升级改造、供水管网改造等;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开展好“四创建一巩固”活动,切实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全力推进“两带”建设。依托黄金工业园区、马蹄泉景区,以寺底河流域为中心,通过扩大工业园区规模,实施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沿寺底河工业聚集带;依托潼关古城、物流港、黄河湿地公园、杨震廉政教育基地等,通过实施各类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商贸、服务等产业,全力打造沿黄渭河旅游物流产业聚集带。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生态治理、造林绿化、水资源保护等投资力度,下大力气治理潼关“三废”遗留问题,全面实施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无主尾矿库治理项目,5月底前全面完成渭河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项目,启动实施“大三角”绿化,全年人工造林不少于3.3万亩。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强化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监管,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5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7万亩。

(五)突出惠民宗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继续践行群众路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支出达到“两个80%”,今年全力办好8项民生实事: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成城北幼儿园、职教中心综合实验楼、潼关中学实验楼,通过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验收。二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县医院门诊楼、医技楼建设,国庆前搬迁到位,完成城关卫生院综合服务楼建设,加快农村标准卫生室建设,做好失独家庭养老扶助工作。三是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加快保障房建设,新建公租房1220套,完成棚户区安置300户。四是10月底前完成太安路改造项目,11月底完成汽车站主体建设,新建改建县级公路33公里。五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9月底前通过国家验收,完成4个镇级文化站、15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和1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全年“一元剧场”“四进”零距巡演等文化活动不少于300场。六是加大扶贫搬迁力度,完成搬迁120户480人、脱贫7800人、安全饮水4000人任务。七是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城乡低保、优抚补助、医疗救助等标准。编制中心村养老机构规划,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完成中心敬老院搬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城。八是促进劳动就业,全年完成城镇就业不少于3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少于3.5万人次、农村居民进城就业落户3000人、潼关小吃连锁推广累计达到150家的目标。

(六)突出安全管理,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推行阳光信访。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案、公开接访、下访约访及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落实首办责任制,切实处理好疑难信访案件。坚持法定途径优先原则处理信访问题,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

强化安全应急管理。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管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常态化抓好黄金矿山、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落实黄金矿山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坚决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健全指挥统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切实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推进食品药品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建成桐峪、代字营两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加强食品药品抽样检测,加强家宴、校园及城乡接合部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深化平安潼关建设。完成公安、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改善政法系统硬件设施。突出公安系统实战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有效发挥“三网合一”、巡特警、治安岗亭等作用,建成农村治安监控二级平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全县社会安定和谐。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谋求经济社会新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倍加努力,奋发有为,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严格依法治县,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型政府。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强化普法教育,在县电视台开设“以案说法”栏目,增强全民法律意识。继续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切实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行政行为的规范和监督,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努力让老百姓在每一个行政执法行为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坚决执行县委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继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政府网站、县长信箱建设,强化政民互动,畅通社情民意收集和反馈渠道。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晒在监督的“阳光”下。

(二)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勇于改革的创新型政府。始终把改革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全力推进新一轮县级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理顺部门职责,规范机构设置,实现高效服务。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简化行政审批事项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稳步实行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加强财政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统筹推进农村、教育、生态、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改革,用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力,惠及全县群众。

(三)锤炼干部作风,打造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对成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始终把为群众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潼关经济社会发展使命扛在肩上,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坚持真抓实干,务实创新,雷厉风行,坚决兑现政府各项承诺,用政务诚信取信于民。坚持问题导向,倡导“一线工作法”,一级对一级负责,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发展为先,重视县情研判,准确把握经济走势,以目标倒逼任务、以时间倒逼进度、以督查倒逼落实,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大力营造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发展氛围。

(四)坚持从严治政,打造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要求,严防“四风”反弹。全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继续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完善“一岗双责”、“一案双报告”等制度,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始终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对任何腐败分子,包括政府机关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都要零容忍,严查处,决不姑息纵容,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面对人民的新期盼,我们更需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扎实苦干,拼搏奋进,为全面实现黄金立县、旅游兴县,为建好陕西东大门、建设美丽新潼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