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2月11日在潼关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潼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樊正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黄金价格暴跌、夏秋冬三季连旱、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黄金十强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全省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县及省级诚信计生示范县荣誉称号,全县整体工作满意度调查全市排名第一。

主要指标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8.75亿元,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66亿元,增长30.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5亿元,增长27.6%;财政支出达到11.66亿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91元,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346元,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2亿元,增长15.6%。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1个,总投资53.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3%,其中17个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0.5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围绕陕西东大门建设、转型发展、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等,策划包装项目169个,向上争取资金13亿元。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个,到位资金12.57亿元,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黄金产业科学发展,工业经济稳中有增。全县黄金企业实现产值51.6亿元,生产黄金17.8吨,分别增长8.6%和18.69%。中金、广鹏、金星等黄金矿山企业为地方财政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潼金公司完成了对小口金矿、祥顺公司、德兴公司和潼鑫公司的整合,中深部整装开发完成投资6.74亿元,4个斜坡道完成掘进2.23万米。天和苑黄金精炼项目完成投资1.21亿元,顺利投产。完成了黄金首饰城二街改造,增加店铺52家。组建了潼关金银饰品检验检测中心和首饰城综合管理办公室,金银饰品加工贸易逐步规范。

景区建设全面推进,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潼关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滨河小镇建设规划》完成编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潼关古城保护规划》《东山景区建设规划》、《三河湿地保护建设规划》即将交付。东山景区完成投资1.85亿元,山河一览楼、钟楼主体完工,女娲祠、女娲广场建设进展顺利。三河湿地景区投资2200万元,完成了渭河北岸核心区湿地封育,船型酒店正在建设。神泉农业生态园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泉湖景观水面168亩,发展九孔白莲基地1000亩。岳渎阁景区实施了绿化、亮化、美化,栽植各类苗木1.8万株。小秦岭国家黄金矿山公园正式命名,建设规划即将完成。全县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大幅提升。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6.02亿元,增长5.4%。特色养殖规模扩大,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23个,生猪出栏30万头,散养土鸡27万只。农业园区发展良好,建成设施农业基地7个,面积2600余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个,流转土地1.5万亩,其中代字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中药材、优质果蔬基地800亩,安乐潼晟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千吨冷鲜库一座,月亮湾生态餐厅建成运营。万盛园酱菜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全县栽植各类苗木316万株,完成人工造林3.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6%。生态治理效果明显,投资1.5亿元,实施了重金属污染、双桥河、潼河治理及黄河小北干流应急抢险工程,完成了渭河综治堤顶道路铺设。总投资3.5亿元的潼关金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正在建设。

三城联创成效显著,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新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全年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1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8.2公里,和平路北段延伸、尚德路建成通车,秦岭大道、黄河大道、雄关大街进展顺利,“五纵九横”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双桥亮化、绿化、仿古牌楼建设等全面竣工。完成了金三角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民兵训练基地基本建成。经过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力冲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通过技术调研。秦东镇列入省级重点示范镇,镇区建设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通过评审。太要镇西区开发进展顺利,综合市场、便民服务大楼、文化广场建设基本完工。

民生工程进展顺利,人民群众实惠更多。全县民生支出达到9.83亿元,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4.3%。四知学校教学楼、办公楼、食宿楼主体完工,“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通过市级过程督导,学习推广“太谷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乡村文化广场实现了全覆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建成投用,“金城梨园秀”、“一元剧场”等演出70场,农村数字电影及广场电影放映1480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首次来潼慰问演出,影视剧《兵出潼关》完成拍摄。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基本完工,医技楼完成地基处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工作稳步推进。“人民之家”受理群众事务突破6万件。保障房建设完成投资1.6亿元,新开工建设622套,当年交付使用688套。港李路改造完成投资1100万元,10月底已全线通车。秦岭北麓移民搬迁完成投资3600万元,安置群众250户。完成了中心敬老院及7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解决了814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76%,补助金额334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万人。11195名城乡低保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全县新增各类就业5000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4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提高了公务员津补贴、环卫工人工资,200名环卫工人吃上免费早餐。潼关小吃成功开办连锁店31家,带动就业560余人。启动了“美丽乡村、美好家园”活动,陈年垃圾得到全面清理。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群众满意度得到提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效排除安全隐患,更新了消防设施设备,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了“一村一警”政法干警包村制度,投入资金2300万元,完成了“三网合一”建设工程,极大地震慑了犯罪,群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坚持不懈地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信访接待和信访积案处理,“一控三降”指标均在控制范围之内,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建立健全了以防汛救灾、应急值守、物资储备、应急演练为主要内容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受到省上表彰。

统计、审计、国土、物价、质监、气象、地震、档案、工会、共青团、老干部、残疾人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和县政协有力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16万人民群众克难攻坚、奋发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干部、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潼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潼关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和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财税增收、城乡居民收入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转型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依然较慢;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个别部门和干部工作不主动、干事不用心、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政府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稳中求进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转型发展,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关键一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四轮驱动”战略,实施“六大工程”建设,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发展为主线,加快以建设秦东省级重点镇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发展,以“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创建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

以上工作要求和预期目标,符合中、省、市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符合潼关转型发展的新态势,顺应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论证得出的结果。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干部队伍建设等都处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发展的优势空前叠加:

一是大好的政策机遇。随着陕西东大门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即将批准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都将为潼关下一步开拓发展、生态改善等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舞台。

二是良好的发展条件。国家转型扶持政策更加具体有力,我们能够从中、省争取到的转型项目和资金支持会更多;榆商高速从我县西潼峪穿境而过,将全面打开潼关的南大门,使潼关真正成为三省通衢、南北贯通的战略要地;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全面展开,为城乡统筹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这些都必将有力促进潼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三是清晰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论证,全县上下对县域经济“四轮驱动”、“六大工程”的发展思路空前一致。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把这个思路贯穿到转型发展中,渗透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去。当前,既要巩固提升黄金产业,积极发展黄金精炼、加工、贸易,延长产业链;又要创新发展旅游、物流产业,保护开发古城、建设旅游环线、加快物流港建设;还要积极关注农业产业,建设农业园区、发展特色种养。我们要通过不懈地努力,最终实现黄金向旅游、物流的过渡,调优经济结构,使“黄金、果畜、旅游、物流”四个“轮子”平衡发力,保障潼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共同的民生愿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县上下都要深刻领悟习近平同志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自觉主动地把我们奋斗的目标定格为积极有效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持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就目前而言,县城的规模已经能够满足未来几年城市人口扩张的需求,下一步工作重心就是要完善城市功能,把县城做美做精做细,使城市更加宜居、宜商、宜游。在此基础上,把更多的资金投向集镇、社区、农村,从道路、绿化、亮化、公厕、垃圾处理等等,一件一件的实事抓起,使我县整个农村面貌在3-5年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真正实现“村新、业兴、景美、人和”,真正让发展的红利惠及全县人民。

机遇使我们信心倍增,形势催促我们必须快马加鞭。今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黄金产业升级为主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全力推进资源整合。我县已被列入全国50个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到2015年底,必须关闭30%以上的黄金矿山企业,实施黄金资源整合大势所趋、任务艰巨,我们要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法依规搭建平台、搞好服务,有力推进黄金资源整合工作。

加快中深部整装开发。中深部整装开发是推进我县黄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大力支持中金、潼金中深部探矿工作,继续实施潼金公司中深部整装开发项目,贯通4个斜坡道和5个竖井,建设3000吨选厂,启动实施中金矿业桐峪金矿区深部探矿项目。

积极延伸黄金产业链。全力保障天和苑黄金精炼项目投产达效,申报“潼金”品牌,结束潼关黄金开采以来没有自主品牌的历史。积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力争中金1000吨难选冶项目落户开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促知名黄金加工企业落户潼关,开辟我县金银饰品加工市场。加强黄金贸易监管,积极探索首饰城公司化运营模式,规范首饰交易管理。推进黄金贸易发展,完成首饰城三街改造,用3~5年的时间,努力把我县打造成西北地区最大的黄金饰品加工贸易基地。

切实抓好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启动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完成天然气接入工程。深入调研论证,准确定位园区性质,尝试发展现代机械制造、加工等产业,力争打开工作局面。加大定向招商力度,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积极对接LNG工厂、10兆瓦光伏大棚发电项目,力争早日入驻园区。全力引进华润风电集团、中广核电集团,启动实施风力发电项目。

(二)以古城保护恢复为龙头,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实施潼关古城保护恢复。尽快完成《潼关古城保护规划》,实施古城东西门、南水关、北水关、黄河码头及部分城墙提示性恢复工程。投资2亿元,东山景区建成女娲祠、钟楼、十二生肖广场,实施白莲池、商业街、河伯酒店等建设项目。

加快旅游景点建设。投资1亿元,完成三河湿地景区船型酒店、关中水村、湿地原生态景观等项目建设;投资1.2亿元,实施滨河小镇建设,完成景区绿化、亮化及道路工程;投资5000万元,实施黄河金三角休闲度假区项目,建成生态酒店、跑马场、垂钓园、河伯庙等;神泉农业生态园建成九孔白莲种植基地2000亩,水上乐园、生态采摘园5月底开园迎客;加快建设小秦岭国家黄金矿山公园,建成公园景观门、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完成白云山景区开发,启动黄金小镇、酱笋文化产业园建设。

挖掘乡村旅游潜力。以潼关肉夹馍、酱笋、鲶鱼汤等地方特色小吃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实施全县古村落、古景点、古建筑、古树名木普查和修复保护,启动城关镇梁家城子古村落保护开发。

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物流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供排水、通讯、绿化、亮化等,开展原秦东镇区环境整治。加快园区项目建设,投资3500万元,完成省级粮食仓储中心建设,启动物流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陕西农副土特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奠定黄河金三角潼关物流产业主体地位。

(三)以扩大特色农业为突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全力发展特色农业。把特色农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今年继续拿出2000万元扶持特色种养,在城关镇列斜沟、潼洛川、秦东镇高速沿线南侧集中发展软籽石榴栽植5000亩,在城关、代字营、桐峪、秦东四个镇试种油料牡丹5000亩,建成太要南美雁养殖基地和安大6万套种鸭养殖基地,实现全年生猪出栏34万头,土鸡存栏30万只,增加设施农业500亩。

加快建设农业园区。代字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流转土地1300亩,新建千头黑猪养殖厂1个、日光温室30栋;安乐潼晟现代农业园区新增能繁母猪600头,发展软籽石榴1000亩、温室大棚50栋,完成省级农业园区申报;城关镇金桥农业园区发展软籽石榴1800亩,标准化铁杆笋基地900亩,完成市级农业园区申报;新建太要南歇马现代农业园区,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苗木培育基地和猪牛养殖基地。鼓励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经营和管理,不断提升农业规模化、高效化水平。

积极改善基础条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粮食高产,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投资1.9亿元,加快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土地整理和抽黄设施更新改造项目。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向农业园区、农业产业项目倾斜。

(四)以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为抓手,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精美县城。编制《潼关县城区街景规划》、《潼关县商业网络规划》。投资4.5亿元,重点建设城市广场、公园、市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完成秦岭大道、黄河大道、雄关大街、尚贤路北段、综合市场升级改造、北新区西区污水管网、城区道路绿化等项目建设,实施人民大街街景改造、城区集中供热、城市公共用水平台建设,启动县城图书馆、剧院、数字影院、演播大厅等“城市文化综合体”建设。加强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委会工作机制,切实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加强建设管理,拆除违章建筑,坚决遏制城区乱搭乱建。加强市容管理,强化环卫队伍建设,充实清扫保洁人员,建立市容监督员队伍,确保城区环境卫生、市容管理规范有序。

加快以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坚持秦东小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相结合,以旅游景区建设推动小城镇建设。启动镇区拆迁工作,科学制定拆迁方案,坚持安置先行、让利于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亿元,实施镇区“三化”、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建设,启动水坡巷改造、同蒲铁路保护开发及潼河梯级拦水工程。加快其它集镇建设,完成5个《镇区建设规划》编制,实施太要镇两条主街道升级改造。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美好家园”工程。从今年起,利用5年时间,在全县6个镇83个村全面实施“村庄优化整合、人居环境提升、农民创业增收、文明乡风培育”四大工程,全力打造新型农村。今年投资1亿元,重点实施镇村净化、绿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保洁队伍建设等工作,建成“美丽乡村、美好家园”示范村15个,达标村29个。

(五)以招大引强为支撑,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全力以赴争资引项。紧抓国家转型扶持、陕西东大门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围绕城乡基础设施、农业园区、社会民生等,全年新策划包装项目不少于180个、总投资不低于100亿元,争取项目资金不少于14亿元。县上将全力保障项目前期策划费用,拿出200万元用于表彰向上争取资金先进单位。

积极抓好项目推进。实施重点项目57个,总投资1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亿元,落实《潼关县重点项目推进实施办法》,实行重点项目领导包联、项目建设“月通报、季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等促进机制,简化项目手续办理,确保年内项目开工率达到9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亿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围绕两个园区、矿山公园、古城保护恢复实施招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举办招商项目对接会,力争实现全年招商引资不低于13亿元,新签合同项目不少于12个,上亿元项目不少于5个。县上拿出100万元奖励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加大重点项目宣传,争取群众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完善土地征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严厉打击故意阻挠项目施工、蓄意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以造林绿化为重心,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监管。落实乡镇和部门职责,坚决取缔“三小”等非法生产。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持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实施尾矿库废水回用工程,确保完成全年减排任务。积极开展大气联防联控、燃煤锅炉改造、餐饮油烟治理,强力治污降霾,确保环境安全。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投资2.4亿元,继续实施潼关金矿区地质环境、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无主尾矿库治理、潼关黄河应急护岸及黄河控导工程,深入推进铁厂、石渣厂专项整顿,汛期前完成影响行洪的河道、沟壑废渣清理。通过有效治理,逐步实现潼关“天蓝、水清、山绿、景美”。

全面开展造林绿化。继续坚持举县一致、全民参与、工程造林等绿化经验,全年造林绿化投资不低于5000万元,完成港口小南门台塬绿化2000亩、人工造林1.4万亩、封山育林1.9万亩、经济林基地1万亩、防风林带30公里。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倡导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城市,启动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潼关生态文明建设。

(七)以提高人民福祉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财政资金更多地倾向于民生。今年具体办好12件实事:1.投资2.2亿元,新建公租房1000套、廉租房300套、棚户区安置房384套。2.投资1600万元,继续实施秦岭北麓移民搬迁和整村推进项目,搬迁安置群众120户583人,实现6000人脱贫任务。3.投资1.12亿元,启动潼关汽车客运站、沿山公路拓宽改造项目,在城区开通3条免费公交线路,方便群众出行。4.投资1亿元,建成四知学校、潼关职教中心实验楼,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5.全面完成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和医技楼建设,加快基础配套和设备更新。6.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建成桐峪镇综合文体中心、25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2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和10个数字农家书屋,全年开展“一元剧场”“四进”零距离巡演等文化活动不少于100场。7.投资1000万元,建成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完成6个镇食品药品基层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8.完成城镇就业不少于5800人、劳务输出不少于4万人次,农村居民进城就业落户4000人目标。9.投资2200万元,实施西潼峪、蒿岔峪滑坡区治理项目。10.完成剩余13个行政村自来水入户任务,实现全县人畜安全饮水全覆盖。11.建成2个镇级敬老院和1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2.加快潼关小吃品牌推广,连锁店达到100家。

(八)以确保安全为底线,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加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管理党政同责,落实“管行业管安全、管业务管安全、管资产管安全”机制,积极抓好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特别要强化黄金矿山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打击违法生产行为,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今年县上将聘请非煤矿山专家和专门机构,定期对全县所有矿山坑口进行安全评估,安全条件不达标的一律关停。

加强信访工作。坚持县级领导包案、公开接访、下访约访及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依法终结制度。要运用法治方式积极化解征地拆迁、村两委会换届等方面的矛盾问题。积极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活动,力争做到信访问题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实现信访秩序根本好转。

加强治安管理。充分发挥“三网合一”作用,加大治安巡逻、立体防控和重点打击的力度,确保城区治安持续好转。加强社区、集镇、农村警务室配备,加快镇村视频监控系统二级平台建设,在镇村主要路口、重点位置安装监控探头,实现镇村及主要路口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

加强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值守、应急演练,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三、践行群众路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第二批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启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加快政府作风转变,创新社会服务与管理,努力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一)恪尽职守,创新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在其位,谋其政。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同志,无论是干工作,还是接待群众,都要热情诚恳、善始善终,都要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今年要全力解决部门权责不清、不负责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突出问题,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要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加强政府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法律咨询、会议决定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县长办公会、县政府常务会等会议形成的纪要及领导批示件督办制度,继续实行县长轮流接访制度,确保政令畅通。

(二)简洁高效,积极进取,建设务实政府。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低调不张扬,务实不浮夸,切实改进文风会风,行短文、开短会、讲短话。今年以政府、政府办名义召开的会议、印发的文件原则上削减20%,政府系统一般性工作会议不超过1小时。继续开展干部作风集中整治活动,着力解决政府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行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市场活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严格执行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对急功近利、虚报浮夸,切实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

(三)加强监督,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在全县所有执法单位和乡镇政府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确保行政机关都能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约束,对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问题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加强监察、审计、法制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建设清廉政府。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公仆意识,坚持把保障群众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愿做泥腿子,下基层,接地气,访贫苦,知得失。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营造廉洁清正的政务环境。厉行勤俭节约,强化预算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今年再压缩“三公”经费20%,确保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于保民生、保重点、保运转。

各位代表,发展责任重大,改革形势逼人。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狠抓落实,为全面建好陕西东大门,建成美丽新潼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