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关于潼关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潼关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潼关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财政改革任务,全县财税工作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财政收支规模实现新跨越,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财税改革不断深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促进了全县经济较好较快发展。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我县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1609万元,其中:上划中省市收入980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31800万元,占年初预算30000万元的106%,同比增收3790万元,增长13.5%。

公共财政支出完成1428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0826万元的118.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11817万元;公共安全经费5495万元;教育经费29038万元;科学技术经费32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465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770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18794万元;节能环保9476万元;城乡社区投资2769万元;农林水28379万元;交通运输1215万元;资源勘探信息 1714万元;商业服务777万元;国土气象1092万元;住房保障 852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516万元;其他支出506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800万元,加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133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59755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2630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900万元,全年可用财力144615万元。财政支出142800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1815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上年累计结余-2207万元,2015年累计结余-392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4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889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4100万元,加上年累计结余3164万元,基金收入总计13553万元,减去基金支出 11263万元,收支相抵,基金累计结余2290万元。

考虑到当前决算工作还在进行,上下级财政结算数据尚未确定,财政收支平衡还将略有变化,届时再向人大常委会汇报。

二、2015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强化征管措施,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黄金产业贡献率下滑、减税清费等多重压力,财税部门加强收入形势分析,创新征管措施,推进征管改革,狠挖增收潜力,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一是推进税收协助工作。利用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加强涉税信息对比应用。以“先税后证照”一体化税费征管模式为基础,建立了源头管控的税收保障机制。二是强化重点税源管理。建立重点税源信息库,开展重点税源日常监控和分析,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项目进度,分析税收变动因素,开展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实现税收精细化管理。三是实行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通过建立征缴系统平台,实现财政部门、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三方网络连接,达到“收缴分离、源头控制、以票管收、票款同步”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非税收入征管质量和水平,促进财政增收。

(二)加强政策引导,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和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认真执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再就业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推行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安排金融贷款贴息资金140万元,引导金融机构用信贷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三是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安排资金4312万元,支持黄金企业技术改造,加强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延长黄金产业链,发展黄金饰品加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安排资金6025万元,支持古城规划与建设,加快东山景区、水坡巷改造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栈道工程雏形初具规模。安排资金1350万元,用于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园区的吸引力、承载力和聚集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安排资金4580万元,支持软籽石榴、油料牡丹等特色农业发展,扩大军发、安大、五丰等企业养殖规模,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强农业防疫,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优化支出结构,增强民生保障能力。坚持民生优先,确保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民生,全年民生支出达11.56亿元,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安排资金12233万元,重点支持“双高双普”创建和四知学校运动场、县城北区幼儿园建设,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计算机房18个,配发课桌凳670套、电脑桌凳778套,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二是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安排资金11168万元,落实优抚对象抚恤和医疗补助,建成中心敬老院,为11个农村幸福院安装了取暖设施。全县8925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了生活补贴,15675名60岁以上农村老人领取了养老金,7536名70岁以上老人享受到了高龄生活保健补贴,1450名残疾人领取了生活补助。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4159万元,扶持农民创业示范园建设,将潼关小吃作为创业品牌、劳务品牌来抓,培训小吃从业人员1485人,连锁加盟店161家,带动就业3490人。三是医疗卫生改革顺利推进。安排资金9853万元,落实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财政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新农合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50元提高到400元。支持城关卫生院和南头卫生院服务楼建设,建成欧家城、十里铺等2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施了计生失独家庭生活保障及养老新模式。推行新农合“直通车”报销方式,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全年报销新农合医疗资金5060万元,38.4万人次得到补助。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绩斐然。安排资金920万元,支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强县,实现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和农家书屋全覆盖,政府购买有线电视和公共文化演出服务,举办千人广场舞大赛、群众秦腔大赛等各类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次,“一元剧场”“四进”零距离全年演出300余场次,农村免费电影放映1730场次,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五是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安排资金3589万元,实施了病险水库加固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安排资金1398万元,用于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妥善安置移民153户559人。安排资金4325万元,支持秦东省级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北赤路、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安排资金388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硬化、环境绿化、排污管网建设等“双美”工程支出,建成南歇马、南巡等“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安排资金2665万元,支持桐峪镇东官村、党家村等7个无主尾矿库治理项目,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六是推进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安排资金5910万元,建成保障性住房779套,帮助230户农村困难家庭实施危房改造,有效缓解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七是全面落实干部职工待遇。提高干部职工工资标准,发放改革性津补贴,提高村干部报酬,为社区工作人员办理了各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提高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四)推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深化财政改革,推进财政工作的规范化、绩效化管理,努力提升理财用财的能力与水平。一是改进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推进预决算公开,提高管理绩效,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二是盘活存量资金。建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制度,统筹财力,将收回的资金用于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建立专项支出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开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结果应用率。四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严格政府采购程序,规范采购流程,采购节支率达10.2 %。五是抓好政府债务管理。严格限定政府举债程序和用途,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债券资金管理办法,发行政府债券,定向置换债务12985万元,置换存量债务19417万元,用于稳增长、调结构等支出,有力缓解偿债压力,降低债务成本,防控债务风险。

在财政工作和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的同时,财政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收入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骨干税源偏少以及结构性减税、上级转移支付增量压缩等政策因素影响,收入增速放缓。支出方面,提高工资标准,特别是保障民生、经济转型等方面资金需求大,加之要偿还到期的政府性债务,财政刚性支出迅猛增长,有限的财力和支出需求矛盾仍旧十分突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缓解经济下行压力需要财政强有力的支撑。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多措并举,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6年财政预算安排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财政工作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提高投资有效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2016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财政管理,积极组织收入,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统筹力度,科学安排支出,立足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投向民生改善、公共服务等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推进财政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公共财政收支预算

按照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原则,综合分析经济形势和政策性因素,2016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33300万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11000万元,非税收入22300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补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00746万元,收入总量为134046万元,减去上解支出1200万元,可安排财力为132846万元,相应安排公共预算支出132846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10175万元;公共安全经费6652万元;教育经费19788万元;科学技术经费22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445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2994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16170万元;节能环保5247万元;城乡社区投资3357万元;农林水 17683万元;交通运输1307万元;资源勘探信息2604万元;商业服务业371万元;国土气象经费1983万元;住房保障费8214万元;粮油物资储备617万元;预备费3800万元;其他支出53万元;债务付息200万元。上述支出安排中,“三公”经费预算支出安排832.42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51.73万元,公务接待费380.6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300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5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150万元,加上基金累计结余2290万元,相应可安排支出2590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3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330万元,其他支出228万元。

四、2016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围绕提质增效,在组织收入上下功夫。贯彻落实新《税收征管法》,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加强税收执法力度,认真查找收入薄弱环节,切实堵塞管理漏洞。完善税源跟踪和预测机制,加强经济税源分析,关注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对税收的影响,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建立规范的非税收入项目库,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开展财政票据使用和非税收入解缴情况专项检查,促进收入增长。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紧盯国家在扶贫、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政策动态,积极争取中省政策和资金支持,力争转移支付补助实现新突破。

(二)围绕经济转型,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强财政投入与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采取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加大黄金企业技改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黄金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黄金产品附加值,稳定骨干财源。支持“一城三园”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旅游体系建设。围绕国家实施“互联网+”和“双创”战略,支持电商产业发展,加速电商与传统服务业、农业产业的融合,促进服务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财源。

(三)围绕改善民生,优化支出结构。守住民生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重点支持创建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足额拨付各项财政补助资金。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精准扶贫,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小额贷款等工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围绕绩效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积极构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管理“四位一体”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不断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政府财力统筹力度。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创新投入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与政府合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执行政府债务管理办法,规范政府债务举借使用和偿还行为,把债务规模控制在省政府批准的限额内,进一步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五)围绕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财税干部良好形象。把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统一起来,增强干部职工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把学教活动转化为全面完成财税任务的动力,引导财税干部努力把所承担的改革发展任务落实好,把为民服务的职责履行好,以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财政改革纵深推进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以新思维、新状态、新作为,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助推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事业良性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