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关于潼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的报告

关于潼关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

的报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为工作主基调,以“五个扎实”为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经济转型、产业融合,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发展举措,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

(一)主要指标稳步提升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7.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6亿元,同比增长2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9.7亿元,同比增长29.9%;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3.2%;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18万元,占市定任务的10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80元,同比增长8.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30元,同比增长9.6%;

——万元GDP能耗较上年下降3.5%。

上述指标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97%和98%,其余均顺利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严格落实项目考核和管理办法,全年完成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2亿元。其中,1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7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4.6%,项目建设得到有序推进。全程规范项目管理,全年共审批项目159个,涉及资金148亿元,审批效率有力提升。全面狠抓项目包装,完成策划项目61个,占年计划的203%,总投资282.3亿元,占年计划的235%,其中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7个,项目建设后劲增强。全力加强向上争资,全年中省到位资金13.6亿元,增长17.2%,有力缓解了融资难题。全县招商引资在建项目20个,到位资金3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举办专场推介等招商活动7次,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101亿元。共策划包装PPP项目18个,总投资132.15亿元,已全部纳入发改委PPP项目库。

(三)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特色农业实现新进展。粮食总产6.45万吨,同比增长23%。中军帐千亩设施农业大棚、南寨子樱桃采摘园建设有序。软籽石榴栽植总面积达1.94万亩,荣获“中国石榴优质基地”称号,“潼关软籽石榴”公用品牌通过审批,建成优质示范园10个,金桥示范园区采用钢管大棚种植模式彻底解决了软籽石榴冻害问题,为全县软籽石榴产业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子。众源牡丹精深加工厂正式投产,潼关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花椒产业初具规模,新建千亩花椒基地6个,代字营花椒加工厂建成运营,花椒总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约2.5亿元,成为带动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安大五星级种鸭养殖园区及其4个乡镇种鸭养殖合作社运营良好,番鸭繁育基地一期建成运营,全县种鸭存栏达到28万套,种鸭养殖逐步成长为我县农业发展的龙头引领产业。实施了农田水利等方面项目13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万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平整沟坡地1200亩,农业条件持续改善。

新型工业实现新提升。黄金工业动力增强,近几年来,受黄金价格影响全县黄金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面对不利形势,县委、县政府下狠劲稳工业,深入解决黄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建立了黄金企业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有力地促进了黄金工业强劲回暖,全年生产黄金24吨,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24%。潼金公司中心选矿厂建设提速,首饰城年销售额约10亿元。黄金集“探、采、选、炼、贸易”为一体的产业链不断完善。新型工业加速壮大。聚泰功能性新材料一二期建成投产,三期筹备有序。新能源天然气项目全面建成运营。中广核风电风塔安装接近尾声。PC构件项目即将建成。中陕核钼焙烧项目和富源工业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18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3.8亿元的金国电子电器回收项目启动实施。华润风电项目土地协调到位。工业园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旧楼改造基本完工。工业经济由黄金工业“一业独大”向黄金、非黄金工业协调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县十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全国文化旅游名县的宏伟目标,下发了《关于加快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决定》,全县旅游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景点建设进一步加快,东山景区、黄河湿地公园、黄渭水上游乐项目、黄河金三角休闲度假区、秦王寨等景区景点陆续建成开放,古城开发项目、岳渎小镇、潼关小秦岭国家矿山公园等景区进展加快,“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的旅游产业体系雏形初现。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开通了潼关人文旅游频道等宣传平台,成功举办“东山再起、烽火潼关”等“一月一主题”系列营销活动,岳渎阁景区荣登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进行直播,我县旅游影响力明显提升。随着旅游景点的相继开业,来潼游客进一步增多,旅游收入持续增加,旅游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初步显现。

(四)城乡建设同步推进

城市配套明显改善,和平路综合市场、添景东段综合市场、首饰城停车场全面建成。代字营升压站至县城的天然气管网全面接通,居民用气价格明显下降。城西污水处理厂退水明渠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中心街改造提升全面完成。秦东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进展顺利,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313省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滨河小镇生态休闲园正在进行绿化作业,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6幢主体竣工。安乐黄金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基本完成。“铁腕治霾”扎实推进,全县拆除燃煤锅炉195台。建成了城区清洁煤配送中心。停产整顿企业26家,取缔非法生产16处。实行建筑工地红黄蓝牌管理制度。全县主要道路机扫率达到90%以上。减排化学需氧量21.3吨、氨氮32.6吨,完成年度任务。城乡绿化扩面提质,全年共造林4.12万亩,栽植苗木255万余株。

(五)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7年,实际脱贫657户2327人,退出贫困村3个,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脱贫任务。在27个有贫困任务的村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入股贫困户1750户,“四跟四走”模式在省市得到推广。出台了《潼关县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办法》,扶持带动全县1479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349户贫困户领到易地搬迁新房钥匙。111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贫困人口外出就业2141人,自主创业33人,就近务工110人。享受退耕还林和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贫困户共253户。贫困学生资助率达到100%。核发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2438人。享受二次报销贫困人口433人次。享受残疾补贴贫困人口591人。

(六)财政金融平稳可控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018万元,占市级任务的100.1%;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38800万元。截至12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55.4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47.6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98亿元;广义政府存款3.9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9.6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4.4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21亿元。聚邦小额贷款公司全年发放贷款1709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发展。

(七)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潼关中学综合实验楼及县城北区等3所幼儿园全面建成,潼关三中实现顺利搬迁,潼关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供暖改造全面完成并按时供暖。今年参加高考人数866人,本科上线693人,本科上线率较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成投用,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主体封顶。就业保障有力加强,组织1458人参加了就业创业培训,建成就近转移就业示范乡镇1个、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3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29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33207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4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25%以内。成功举办首届风筝大赛,全国31家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观看群众超过50万人次,大幅提升了潼关知名度。

总体来看,2017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支柱产业黄金工业的回升基础不牢,下滑风险依然存在,全县经济稳增长压力依然很大,二是新兴动能不足,当前,我县正处在产业升级、爬坡过坎的艰难时期,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虽加快成长,但仍处在培育壮大的关键阶段,提供的增长动力相对有限。三是投资拉动力不强,产业类项目相对数量少、规模小,难以对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形成支撑引领作用。四是环境保障不到位,征迁、融资难题依然存在,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急需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追赶超越目标,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黄金强县”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经济转型、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场攻坚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更优、效益更好、更可持续。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万元GDP能耗下降3.2%。

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支撑:2018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71个,年度计划投资81亿元以上。(详见附表1)

按照上述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2018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资,在培育新动能上谋求更大作为

坚持项目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狠抓项目谋划。密切关注、准确把握国省市投资导向和支持重点,围绕产业升级、市场需求、经济发展、群众期盼等方面做好项目储备,提前策划包装好项目,建立更为规范的项目库,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载体保障。狠抓项目推进。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和考核办法,强力推进县级领导包联制、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措施,强化重点项目调度,进一步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达产率和转化率,确保年度71个重点项目高效推进。狠抓项目服务。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省、市盘子,加强政银企对接,全力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力争缓解项目融资难题。加大土地储备,备足建设用地,坚决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二)抓招商、促发展,在激发新活力上取得更大突破

当前阶段,我县急需通过招商引资来增强动力支撑,助推追赶超越发展。一是政策保障,量身定制引资政策。制定完善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视政策的执行与落实,让优惠政策成为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让企业放心、安心潼关发展的“定心丸”。二是建立机制,打造招商引资环境。在全县努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扶商、安商的氛围,让企业放心、客商安心。严格部门责任考核,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点,以制度倒逼部门主动服务企业,对企业反映诉求限时办结、跟踪问效。三是创新方式,扩大招商引资渠道。广开渠道、广搭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突出“以企引企”,出台奖励办法,激励聚泰、安大、中广核风力发电等广大企业,动员他们的上下游客户来潼投资。四是高度重视,全面加大招商力度,调动全县力量,在全县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力争招引一批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利税贡献大的产业类项目,引领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全年招引重大项目不少于10个,到位资金不少于35亿元。

(三)抓工业、调结构,在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地上取得明显突破

加快黄金工业转型升级,继续稳妥整合矿产资源,对扭转无望的“僵尸企业”及时出清,盘活要素资源,推动矿山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加大中深部整装勘查力度,不断挖掘释放资源潜力。深入帮扶黄金企业解决难题,力促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发挥资源优势继续招引黄金相关企业,不断完善壮大黄金产业链,努力打造黄金选冶基地、西北最大的金银饰品贸易基地。发展壮大非黄金工业。建成中广核风力发电、华润风电、中陕核钼焙烧、PC构件、聚泰三期、金国电子电器回收等项目,努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聚力提升园区经济,充分发挥我县区位优势,紧盯黄河金三角经济示范区政策,加强区域合作,不断完善提升工业园区、物流港区、食品工业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加强园区承载力。以园区为平台,认真学习谋划省委关于“三大经济”有关项目和产业布局,力争形成我县在黄河金三角地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的中心地位。

(四)抓旅游、强运营,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上谋求更大进展

力争东山景区、黄河湿地公园、黄河金三角休闲度假区等景区早日全面营业,全力加快古城、岳渎小镇、小秦岭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快步实现以“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旅游体系为中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加速形成县域经济新增长极。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加快推出一批成熟景点,不断提升潼关旅游人气和活力。深化与华旅、中青旅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提升潼关旅游开发档次。持续完善景区设施配套,实施景区道路、住宿餐饮服务提升工程,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加快构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大旅游宣传推介,积极推进旅游营销“十个一”工程,不断叫响潼关旅游品牌。

(五)抓农业、促特色,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地上取得更大成效

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2万亩、总产4.2万吨以上。稳步壮大特色农业规模,大力扶持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将软籽石榴、油用牡丹、花椒、种鸭、核桃逐步打造成潼关农业龙头引领产业。积极实施安大番鸭二期扩建、恒亨养猪场搬迁扩建、林麝养殖、安乐饲料加工厂等项目,带动畜牧养殖业不断壮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新培育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加大资金争取,加强资金整合,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新增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和节水灌溉面积各7000亩,完成土地平整4.2万亩,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六)抓城乡、促统筹,在推进城乡建设上打造更多亮点

建设精美县城,坚持规划先行,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实施县城道路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持续提升县城品质。全力推进G522暨G310国道引线、沿黄观光路潼关段、潼洛路等道路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交通条件。抓紧启动330KV变电站等工程,稳步提高城市配套服务能力。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秦东、太要示范镇建设,启动实施安乐、桐峪镇区改造,积极引导人口等城市要素向镇区聚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解决农村供电、道路、给排水等问题,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四好公路示范县。完成5个美丽示范村的改造提升,努力扩大“双美”创建覆盖面,打造“一镇一景、一村一景、一路一景”的美丽乡村。狠抓生态环境提升,开展大规模绿化、新一轮“铁腕治霾、蓝天保卫”、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等行动,扎实推进陕西东大门生态绿化、渭河水生态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推动全县绿化水平大幅提高、大气质量明显好转、减排减污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七)抓民生、强保障,在增强人民获得感上取得更大提升

围绕全年脱贫目标,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等“八个一批”扶贫政策,狠抓措施落地见效,始终把扶志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不断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退出贫困村4个,脱贫289户865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潼关三中学生宿舍楼、代字营镇中心小学宿舍楼,尽快启动实施潼关中学项目等建设。认真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送教下乡”活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不断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开工建设产儿住院大楼、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县医院太要分院,持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全力开拓就业渠道,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转移劳动力3万人次。加快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镇级养老院和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积极实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PPP项目,继续做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和“一元剧场”等文化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航程,新时代期待新作为!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忘初心,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勇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丽新潼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