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关于潼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的报告

关于潼关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的报告

2022年3月19日在潼关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潼关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稳增长为主线,以“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项目突破为引擎,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

(一)综合实力稳步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7.4亿元,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8.6亿元,同比增长40.8%,全市排名第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亿元,同比增长7.8%,全市排名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7.6%,全市排名第八;地方财政收入12085万元,同比增长12.06%;城乡居民收入完成36091元和14885元,分别同比增长6.5%和10.4%。

(二)项目建设有序实施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引擎,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实行专班推进机制,项目建设有力有序。年度6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1亿元。其中,23个市级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累计策划项目51个,总投资154.07亿元。组织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7个,已批复项目14个,到位资金1.15亿元。申报专项债券项目6个,总投资7.79亿元,已到位资金2.69亿元。全年新入库项目49个,固投增速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三)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以“工业倍增”计划为抓手,加快构建“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全面促进产业转型。

黄金产业集群加快聚集。潼金3000吨选矿厂运营投产,总投资10亿元的汇能金精矿综合利用项目顺利推进,年产值可达50亿元的金精物料集散中心项目成功落地。新培育鑫源矿业、德兴矿业、弘达天然气3家规上企业。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壮大。坤源德舜钢模板项目建成投运,华润2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建成并网,总投资40亿元的聚泰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农光互补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成功签约。

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成型。东山景区游客中心、精品酒店、停车场等工程主体完工。岳渎景区党史主题教育公园正式开放。古渡坊景区、黄金首饰城、酱菜博物馆等成为“一日游”热点景区。成功举办第四届生态文化旅游节,潼关旅游美誉度大幅提升。

特色产业稳步壮大。粮食总产5.48万吨,同比增长3.4%。优化提升软籽石榴0.84万亩,总面积达4.48万亩。花椒总面积13.5万亩,干花椒年产量达0.85万吨。生猪存栏8.9万头,种鸭存栏38万套。潼关肉夹馍、软籽石榴被指定为“十四运”官方特许商品。

(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八个一批”帮扶政策持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中央提前批次下达资金1000万元,实施扶贫项目96个,落地完工率位列全市前列。28个行政村水、电、路、卫生室全面达标,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1290万元。建立健全四支队伍包抓体系、13个工作组联结机制和“1+25”政策保障体系,乡村振兴全面铺开。“十村同建”探索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案例,四知村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秦东镇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寺角营村、四知村、老虎城村分别荣获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文明村。

(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秦岭371个反馈问题完成整改备案销号365个,实施峪道绿化40万株,飞播造林2万亩,“1+5”秦岭生态保护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勘界立标工作稳步推进,秦岭峪道监控和无人机巡视实现全覆盖。编制完成《潼关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整治河湖“四乱”问题35处,拆除黄河风景区固定建筑3500平方米、临建2600平方米、餐饮船3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6平方千米。开展姚青河、双桥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列斜沟入渭口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治理废渣11万立方米,修复土地297.4亩。完成“双替代”改造2385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6天,稳居全市第一。完成营造林4.81万亩,打造森林乡村8个。

(六)城乡融合深入推进

全面落实城市建管“三四五”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城乡融合步伐明显加快。民生街东段、黄河大道建成通车,民生大桥、民生公园、桃林路棚户区、秦东镇棚户区等工程进展有序。天合源污水厂、西区污水厂管网工程全面建成。弘达加气站、西姚至秦东输气管道工程主体完工,城区燃气管网达到38.8公里,燃气用户突破1万家。改造老旧小区40个1278户,拆除违建6280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5个,“雪亮工程”投入运营。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公厕4座、垃圾中转站4个,铺设污水管网17.5公里。新建秦东镇、南头塬2个农村集中供水工程,饮水提升惠及3000余人。建成桃林寨桃文化产业园,瀵兴村获评为市级传统村落。

(七)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推进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民生水平稳步提升。全县上下勠力同心战汛情、防疫情,紧急转移峪道群众1万余人次,党员干部不舍昼夜坚守渭河大堤十余天,确保洪峰安全过境;科学应对周边地区疫情点状暴发态势,织密网格,联防联控,坚守了“外防输入”底线,守好了陕西东大门。教育“双减”全面落实,学科类线下培训全面停止。高考本科上线率86.4%,普惠幼儿园达18所,覆盖率94%。岳渎小学、县医院传染病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成投用。培训学员2212人,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22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3615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73万人次,失业率控制在3.48%。“绿巨人”动车正式开通,智能汽车客运站、桃林路跨线桥、火车站站改工程建成投用。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所、社区养老服务站1所,改造农村互助幸福院5所。秦王寨成功创建为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总体看来,2021年经过全县上下的团结奋斗、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要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产业转型步伐仍显缓慢。大多数黄金企业还停留在采选冶阶段;新兴工业数量少,贡献率低;旅游产业龙头景区。尚未正式投入运营;特色农业规模不大。二是投资拉动仍需加强。重大支柱产业类项目少,项目用地储备。不足、落地推进慢,发展后劲不强。三是生态治理任务艰巨。生态历史欠账较多,治理修复难度大,缺乏资金、技术支撑。四是民生福祉仍需提升。县城集中供热、 体育场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教育、医疗等软硬件设施有待提升。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县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发展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全力构建“3+N”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城乡融合发展,持之以恒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打造“生态潼关、富裕潼关、人文潼关、开放潼关、幸福潼关”,奋力谱写潼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5%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3%。

重点项目支撑:2022年计划实施县级重点项目76个,总投资18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9亿元。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2022年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产业强县”,着力构建绿色产业新体系

做强黄金产业。加大黄金资源整合和中深部探矿力度,争取列入全国整装勘查重点区,推动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发展。落实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标准绿色矿山。实施金国电子等项目,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汇能金精矿项目,努力打造黄金产业闭环链条。

发展新兴产业。贯彻“两碳”发展战略,抢抓入选全国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等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材料、农光互补、屋顶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建成分散式风电项目。并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继续招大引强,加快壮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建成晟潼二期项目,完善潼关肉夹馍产业链,打造潼关小吃“总部”经济。

做优旅游产业。启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全力推进两大旅游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乡村休闲游、黄金工业游、湿地风情游、关中民俗游、首饰贸易游。建成古城景区核心区、云潼关主题区等景点,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启动交旅融合项目,建设连霍高速潼关开放式服务区。加快旅游大环线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创新文旅宣传形式,持续开展“风筝节”等系列文旅活动,全面叫响潼关旅游品牌。

做大特色农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优化提升软籽石榴0.5万亩,打造中国软籽石榴第一县。稳步扩大特色种养殖规模,优化改良花椒1万亩,生猪存栏达到10万头,种鸭存栏45万套。实施鼎荣花椒产业融合发展、潼河谷大樱桃示范园、畜牧养殖扩建等项目。建立健全酱菜质量标准体系和营销渠道,推动潼关酱菜销往全国。

(二)聚焦“项目为王”,全面增强投资拉动新引擎

推进好项目。以“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行动为抓手,落实县级领导包联、专班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推行“周调度、月开工、季观摩、年考核”制度,形成奋勇争先、大干项目的浓厚氛围,确保7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73.9亿元。

策划好项目。抢抓国家支持专项债券、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等政策机遇,聚焦“十项重点工作”、“工业倍增”计划等任务,围绕城区、园区、景区等领域,策划储备一批切实可行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策划包装重大项目25个以上,储备亿元项目10个以上,争取债券项目资金3亿元以上。

筛选好项目。坚守生态环保红线、土地利用底线、碳排放和能耗双控上限,梳理制定招商负面清单,严把项目质量关口。以“亩均产出”论项目,综合考虑亩均投资、产值、税收等因素,筛选一批“效益好、贡献大、占地少”的好项目。

招引好项目。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发挥10支产业招商小组作用,大力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瞄准国企、央企、市场龙头和技术领先型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潼关,确保全年到位资金64亿元以上,引进重大产业类项目2个以上。

服务好项目。用好“增存挂钩”政策,积极盘活闲置土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土地指标。加快融资平台整合,积极争取债券支持。推行项目手续办理“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制度,当好“店小二”,营造尊商、重商、安商浓厚氛围。

(三)聚焦“乡村振兴”,全力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

打造品质县城。启动县城北区建设,加快县委党校、中等职业学校、四知小学、第二人民医院、体育场馆建设。推进和平路北段延伸项目,贯通和平路与黄河大道,实施黄河大道绿化、北区文化生态提升工程。加快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尚贤大道延伸、规划一路、秦岭大道雨水管网项目、城区天然气中压管道铺设、桃林路棚户区等项目进度,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个,建设口袋公园5个。实施民生公园、祥和广场等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680个。改造提升步行街、首饰城、和平路,打造特色街区。

打造特色乡镇。实施秦东镇棚户区二期、东街道路综合提升项目,建设桐峪镇基础设施改造、独立工矿区居民避险搬迁、麻峪段道路,加快建设G522暨310国道改建、工业园区至桐峪镇县乡道路等项目,着力完善集镇发展、服务、人居功能,补齐短板弱项,打造秦东城市副中心、太要工矿旅游型城镇、代字营现代农业示范镇、桐峪工矿型城镇。

打造美丽农村。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4.5万吨以上。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优化提升农村通讯、电力、燃气、水利、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美丽乡村道路50公里。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农户厕所1500座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健全农村垃圾转运体系,提升农村宜居水平。

(四)聚焦“生态立县”,大力提升美丽潼关新形象

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大力开展“生态环保问题整改提升年”行动,聚焦中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坚持举一反三,坚决消减遗留问题,将问题保质保量整改到位,确保所有问题见底清零、不留尾巴。建立生态环保监管长效机制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零容忍、出重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做好秦岭生态卫士。牢固树立“国之大者”政治自觉,扎实开展“五乱”治理,成立打击非法生产工作专班,细化任务分解,夯实主体责任,完善奖惩机制,强力推进“五乱”问题整治。继续深化峪长制等制度建设,加强日常监管巡查,坚决落实长效管控。实施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地灾生态修复项目,修复植绿7.2万亩,还秦岭以宁静和谐美丽。

做好黄河生态的守卫者。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实施鱼化屯水库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项目。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实施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确保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平方公里、河道治理6公里。实施渭河右岸潼关堤防零起点、潼河入渭口水生态修复等防洪工程,新修护岸21.4公里,治理河长12公里。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创建烟花爆竹“零燃放”示范县,继续实施“双替代”工程,加强涉气企业监管,确保空气优良天数位居全市前列。持续进行土壤污染隐患排查监测,实施姚青河生态治理等项目。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3.6万亩,绿化美化道路70公里,全力打造沿黄绿色生态长廊。

(五)聚焦“人民至上”,全面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坚持人民生命至上。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守牢“严防输入”底线,确保新冠疫苗“应接尽接”,坚决守好陕西东大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快健康潼关建设,深化“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提升医疗水平。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开展技能培训,加大小额贷款支持,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扎实做好劳动维权,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建成秦东镇滨河小学、尚德和秦东幼儿园。全面消除“大班额”,推进“双减”提质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潼关教育。

坚持社会保障提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政策。居民养老保险和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实施殡葬服务中心项目,建成中心敬老院,落实城乡居民增收十条措施,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社会治理创新。扎实开展重复访治理、积案化解专项行动,争创全国信访“三无县”。建成看守所和派出所,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潼关”。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奋楫笃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潼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