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生态环境 / 环境保护 / 正文

陕西植被增加趋势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绿”逐年变深变广

■ 2000年至2020年,我省植被指数增加百分率全国第四

■ 2020年我省植被覆盖度73.29%,创历史新高

■ 300个行政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黄土高原变野生动物美丽家园

■ 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拴牢”流动沙地

■ 延安子午岭林区的华北豹种群是国内发现数量 最大、密度最高的豹种群

■ 朱鹮飞入延安市富县直罗镇杜家砭村附近

5月8日,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根据最新遥感卫星数据,分析了我国植被覆盖变化时空分布状况。结果表明:2000年至2020年,我省植被指数增加19.5%,增加百分率名列全国第四;植被指数变化速率位于全国第三,是全国平均变化速率的2.6倍;2020年我省植被覆盖度73.29%,创历史新高,较2000年增加16.37%,尤以陕北退耕还林区和风沙区增加最为显著。

研究报告显示:我省植被指数2000年为0.5751,居全国第23位;2020年为0.7264,居全国第19位。2000年至2005年我省植被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省植被呈明显增加趋势,植被生态结构持续性好转,低植被覆盖逐渐在向高植被覆盖转变。

“陕西绿”逐年变深变广,反映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我省自1999年启动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累计还林还草4117万亩,居全国前列;自1958年启动飞播造林以来,完成飞播造林作业面积4300多万亩,成林1600多万亩;封山育林面积1692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9亿立方米;300个行政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

陕北地区生态脆弱,是我省生态空间治理的重点地区。我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拴牢”流动沙地,93.24%的沙化土地治理率使毛乌素沙漠几近从陕西版图“消失”。榆林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4.8%;延安森林覆盖率由33.5%增加到48.07%,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吴起县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黄土高原已然成为野生动物的美丽家园。延安境内子午岭林区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的关键分布区,生活在该区域的华北豹种群是国内发现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豹种群。今年3月,延安市富县直罗镇杜家砭村附近发现了对栖息环境要求十分苛刻的朱鹮。

“从遥感影像中可以清晰看到我省由黄到绿、由浅绿变深绿的过程,绿色已成为三秦大地的底色,这是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带来的结果。我们每一位‘生态卫士’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也更有信心。”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钊说。(记者:李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