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生态环境 / 环境保护 / 正文

新华社:上海以“河长制”切实推动“河长治”

上海以“河长制”切实推动“河长治”

今年劣V类水体比例将控制在12%以内,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

本报记者姜微、陆文军、杨有宗

“切实抓住河长制这个治水‘牛鼻子’,以更大决心、更大突破、更大合力,持续用力种好‘责任田’、打好‘组合拳’、坚持‘一盘棋’,争取水环境治理取得更大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作为总河长用“三个更大”为上海水环境治理作出新部署,再下动员令。

按照会上立的军令状,今年,上海全市劣V类水体的比例将进一步控制在12%以内,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

万条段河道摘除“劣V”帽 “臭河浜”变身景观湖

江南水乡,以水为美,轻柔细雨,水波荡漾。

近几年,上海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劣V类水体比例从38.7%下降至18%,河湖水面率从9.79%提升至9.92%。

在上海市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放眼望去,高楼林立于满目葱茏之中,碧波荡漾,百鸟悦鸣,城市繁荣与园林恬静融为一体。

全长约775米、宽约20米的中扬湖是市北园区的景观核心、休憩中心,也是生态多样性的重要载体。而在早期,这里却是“臭河浜”,河道垃圾堆积,环境十分恶劣。

静安区河道管理部门曾经对中扬湖实施了水利工程,疏浚底泥,修建护岸,进行绿化。但水质反反复复,难以根治。

2016年开始,中扬湖开始进行水质深化治理。“经过多次研究测试,最终为中扬湖量身打造了一套水生态修复技术。”静安区副区长李震介绍,通过地质改良、水质调节、建立水生动物系统,治理三个月后,中扬湖水质透明度从原来的不足0.3米提高到2米以上。

远郊的金山区河道密布,水系发达,水环境治理难度更大。通过探索多元治水之路,压实责任、综合施策,到去年年底,金山区共有“185+71”条段河道消除黑臭,357条段河道消除劣Ⅴ类水,全区劣Ⅴ类水体占比从32.24%降至16.8%,区域水环境明显改善。

去年,上海市各区扎实推进河道治理,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黄浦区在率先实现黄浦江8.3公里岸线基本贯通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完善配套。原本形态功能各异的海事码头、环卫码头、市政作业码头被打造成一个又一个滨江新地标。黄浦区副区长洪继粱说:“黄浦区除了治理水污染,更要提升水环境,打造世界级滨水岸线核心区。”

——长宁区全区范围内的32条河道、10个河湖及80个小微水体的一、二级河长已全部落实。

——青浦区泾北河,水质已长期稳定到IV类水体标准,透明度超过1.2米。

——奉贤区推进南竹港、肖塘港、新横泾等23公里骨干河道、66公里中小河道成片水系河道整治,持续改善河道水生态。

近年来,上海深化河长制,落实湖长制,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为引领,全力推进各项整治任务。

据统计,2018年,上海共完成408公里河道整治、18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698个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以及1.2万余处其他雨污混接点改造,打通550条断头河,拆除1413万平方米沿河违建,退养376家不规范畜禽养殖场。经复核,3158条段河道消除黑臭,1.02万条段河道消除劣V类,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列入国家考核的67条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成果顺利通过住建部、生态环境部验收。

从“眼中有河”到“心中有河” 夯实知河、巡河、治河、护河责任制

南来北往的游客,总会流连于上海美轮美奂的滨江岸线。而要保持这享誉中外的“颜值”,殊为不易。

上海地处太湖流域下游,水动力不足,中小河道偏多。加之江南雨水丰沛,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上海面临着“先天劣势”。

“要清醒看到水环境治理的复杂性、艰巨性,目前所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对于水环境治理的难度,李强如此告诫。

近年来,上海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全市建立市、区、街镇、村居四级河长体系,全市4.3万条河道、41个湖泊、6个水库、5037个其他河湖落实河(湖)长制。

金山区金山卫镇八二村党总支书记孙绯徘就是这些河长中的一位,他是八二3组浜等两条河流的二级河长。每周,孙绯徘都会沿着这些河段巡查两次,发现私接水管、偷排污水等现象及时联系相关部门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追踪落实。随着一次次巡河,一次次发现和解决各种突发情况,河道变得越来越干净。他说,“以前是等待问题出现,现在是主动发现问题。”

河长制就是责任制,各级河长都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担负起知河、巡河、治河、护河的全面职责。孙绯徘说,以前存在“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河道管理的责任落实不到位。

“治水的重心要下移、资源要下沉、保障要跟上,机制要健全,让各级河长‘有名’‘有实’‘有力’,增强发现问题、处置问题和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治的能力。”李强强调,必须进一步压实责任、加大力度,发挥好河长的关键作用,实现“不仅眼中有河,更要心中有河。”

治水的关键是扭住问题、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比如加快雨污混接改造,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设施建设,抓好农药化肥减量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抓住截污这个关键,大力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加快硬件设施提标改造,提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能力。

上海地处长江下游,治理水环境不能单打独斗。河道治理要上下游协同,干支流联治,条块联动。各级河长既要守土有责,更要通力合作。利用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契机,推进跨界河湖协同治理,把示范区打造成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区。上海将以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优化提升滨水功能。治理群众身边村沟宅河,真正做到全覆盖、无缝隙。

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开门治水

走在嘉定区华亭佳苑苑河河岸,微风拂面,河水波光粼粼。如果不是岸边的河长公示牌提醒,很难想象如此清澈的河流是由一位名叫周根兴的“民间河长”负责管理。

“我们对身边的河道更熟悉,能及时发现问题,因为感情深,管起来也更有责任心。”周根兴告诉记者,这条河道从河长到保洁员,都是由曾经的联华村村民担任,大家都是民间管理员。

在上海一万多名河长中,有3000多名是和周根兴一样的“民间河长”。治水没有局外人,开门治水,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治水理念在上海已成为共识。上海还将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建设,深化完善企业河长、部队河长、校园河长、名人河长等“民间河长”队伍建设,落实相关重点管理单元和重点企业自管河道水环境治理责任。

随着水环境治理不断深入,违法排污行为得到遏制,但乱排偷排现象仍未绝迹。“进一步完善治水护水法治支撑,对破坏河湖水生态、污染河湖水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肃查处。”李强强调,治水护水还应坚持依法治水,为护水治水提供更多法律支撑。

“治水护水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金山区区委书记赵卫星说,金山区借助空中无人机、水面监控、水下潜艇等立体智慧水务手段,实现系统化、立体化综合整治。

上海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2019年全市将积极采用人工增氧、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科技手段,逐步修复受损水生态系统。

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上海将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形成每个河长守水有责、各级河长层层尽责、全社会爱河护水的工作格局。上海还将着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提升整治成效,让河道水常清、岸常绿。

(参与采写:李荣、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