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建筑业市场在经历了大企业政策性迁移所带来的影响后,产业规模基本趋稳,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对推动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做出贡献。在全省所辖10个设区市中,我市与榆林市产值总量占比均在4%左右,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相当。本文从我市建筑业运行主要特点、存在问题及与榆林市的对比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全市建筑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建筑企业经历调整,产值增速基本趋稳
2018年,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一级资质企业因自身发展需要,注册地迁至西安,这两家企业2017年完成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20.2%,对我市建筑业产值总量影响较大。但在全市房地产快速发展、投资稳定增长的拉动下,全市资质建筑企业稳定发展、中低资质企业持续发力,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20.63亿元,同比增长1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从产值构成看,建筑工程产值为259.45亿元,增长7.5%,占全部总产值的81%;完成安装工程产值为33.34亿元,增长40.9%,占全部总产值的10.4%;完成其他产值27.83亿元,增长189.9%,占全部总产值的8.7%。
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完成产值223.97亿元,同比下降2.3%,占全部的69.9%;土木工程建筑业完成92.12亿元,同比增长131.6%,占比为28.7%;建筑安装业完成1.48亿元,同比下降71%,占比为0.5%;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完成2.46亿元,同比增长547.4%,占比为0.8%。
(二)签订合同额增速回落,本年新签合同额有所回升
受建筑业市场低迷和建材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呈下降趋势。截止四季度末,企业共签订合同额653.27亿元,同比下降14.5%,降幅较三季度扩大7.7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330.9亿元,同比下降46.41%,增速较三季度回升4.1个百分点。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2018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家,占企业总数的13.7%,完成产值177.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5.3%,同比增长21.8%,高于全市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长11.6个百分点。
(四)二、三级资质企业发展较快
2018年,全市二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106.16亿元,同比增长27.7%,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三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20.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二、三级企业的产值占比为55.6%,较2017年提高13.3个百分点。
二、我市建筑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资质建筑企业偏少,行业分布集中
从全行业情况看,房屋土建类仍是全市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行业发展多元化程度低。我市无特级资质建筑企业,仅临渭区、韩城市和富平县有一级资质企业共9家,其中6家为房屋建筑企业,其他10个县区无一级资质企业;二级资质建筑企业中49家是房屋建筑企业,占比为72.1%;三级资质建筑企业中49家是房屋建筑企业,占比为64.5%。总体来看,全市现有建筑企业整体资质等级偏低、行业分布集中,企业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大多数企业被迫在准入门槛较低、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中寻求生存,影响了全市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工程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制约企业自身发展
2018年,建筑业企业期末人数有7.8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有1.11万人,仅占全部人数的14.1%。专业人才流入少,企业培养力度不够,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三)县区发展不均,临渭区占比达五成
全市12个县区均为正增长趋势,其中6个县区涨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是富平县、白水县、合阳县、大荔县、潼关县和澄城县,产值占比为16.8%。产值占比超两位数的县区为临渭区和韩城市,产值占比分别为53.4%和19.7%,总占比达到全市的七成。
三、我市与榆林市建筑业发展对比
2018年末,我市建筑业产值占全省比重为4.5%,榆林为4.1%,占比分别位列全省第四、第五位。产值增速分别为为16.7%和25.3%,分别位于全省第五和第二位。
(一)建筑业总产值我市大于榆林,产值增速榆林较高
2018年,榆林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4.49亿元,同比增长25.3%。我市建筑业总产值较榆林多26.14亿元,但产值增速低于榆林8.6个百分点。
(二)高资企业榆林较多,户均产值我市较高
从企业个数看,我市共有资质建筑企业153家,较榆林少311家,仅为榆林企业个数的33%。其中一级资质企业9家,较榆林少11家;二级资质企业68家,较榆林少273家;三级资质企业76家,较榆林少27家。
从产值情况看,我市一级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42.47亿元,户均产值15.86亿元,高于榆林10.88亿元;二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106.16亿元,户均产值1.56亿元,高于榆林1.07亿元;三级资质企业完成产值72亿元,户均产值0.95亿元,高于榆林0.68亿元。
(三)超亿元企业榆林多于我市,完成产值我市较大
2018年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共57家,比榆林少12家。累计完成产值285.66亿元,高于榆林85.68亿元;户均完成产值5亿元,高于榆林2.1亿元。
(四)增加值占比我市较高,对GDP的贡献率我市较大
2018年我市建筑业增加值为168.3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9.5%,较榆林占比高7.2个百分点。我市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9.3%,高于榆林17.18个百分点。
对比榆林市2018年建筑业生产运行情况,我市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个数少、特别是高资企业少。所带来的问题一是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二是不利于扩大建筑行业整体规模。
四、对建筑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抓大扶小,扩充建筑企业体量
大型企业是全市建筑行业发展的龙头,不仅资质等级高,且能有效拉动当地的就业,推动全产业链条发展。中小型企业容易受市场大环境影响,自身发展局限性较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充分了解我市建筑企业实际发展情况,一是要在政策上予以保护和激励,确保大型企业发展稳定;二是加大引进大型企业的力度,并做好后续的服务工作。三是对于中小型企业,应该加强指导和扶持,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四是加快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打造优质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存在困境,确保企业长效稳定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建筑业企业规模
一是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政府项目为平台载体,以政策引导为方向,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业务领域向多业务领域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二是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精方向发展。通过给予中小建筑企业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融资、政府采购优惠、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向专、精方向发展,逐步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渭南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本地建筑市场也不断扩大,政府应积极扶持本地建筑企业承揽好本地的建筑工程项目,给与本地企业更多支持。
(三)强化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引导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激励机制,推行人才储备制度,充分调到企业员工“学、比、超”的主观能动性,督促建筑从业者考取执业资格,全面提高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