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兴局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密切结合,深化组织引领,强化服务保障,推进乡村振兴去除“机关味”,增添“泥土香”。
坚持责任落实,奏响作风建设“主题曲”。今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调整充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在原来一办十二组的基础上增设了督查督导组,将县委、县政府的全体县级领导纳入领导小组,进一步明晰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先后10次召开领导小组会或专题工作会,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问题,部署具体工作;制定下发了《潼关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出台了克服疫情灾情影响稳岗就业十一条措施,优化用工指导服务,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下发了《潼关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清单》,分解 15 方面 74 项工作任务,夯实责任,督促进度;开展了“五结合五排查五化解”常态化遍访农户和“百日提升”“百日督帮”行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导压力、补齐短板;制定了县、镇、村、组四级网格员体系图,创新建立了“成立一个专班、亮明两个身份、畅通三条渠道、N项措施帮扶”的“123+N”防返贫工作法和网格员管理及考核办法,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转变了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
创新产业发展,奏响作风建设“交响曲”。县乡村振兴局将乡村振兴当作提能力、转作风的“练兵场”。一是盛潼餐饮公司与永丰塬村脱贫农民经济合作社共同成立磐亮包装有限责任公司,新建6条生产线,主要生产食品包装箱,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年产650万个食品包装箱,现在已经正式投产,可解决村剩余劳动力50余人,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二是针对脱贫人口及“三类人群”,制定并完善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帮扶计划,因户施策将脱贫户及“三类人群”嵌入产业发展链条。投入衔接资金1460.5万元,实施了涵盖种植、养殖、冷库、加工厂房、生产路等34个基础设施和产业类型项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作用有效发挥,产业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三是紧扣软籽石榴、生猪、肉牛、设施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投入衔接资金2569.3万元,由“支持到村到户产业为主”转变为“到镇到村带户为主”,由扩大一产规模向壮大二三产发展,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更好带动脱贫户稳定增收,带动三类人群发展产业。截至目前,共收到中省市县财政衔接资金5356万元,安排产业、金融扶贫、村级基础设施、雨露计划、干部培训等类别项目114个,已完工项目67个,目前已支持资金4714.35万元,资金支出率达到省市序时进度要求。
推动乡村振兴,奏响作风建设“圆舞曲”。县乡村振兴局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一是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就业948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开设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各类人员152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06人,较去年增加116人,共开发各类公益岗位411个,完成任务的104.3%。二是建立了12317等发现排查机制,全县集中排查录入27180户90159人,其中脱贫户4946户15381人,“三类人群”85户256人已落实产业就业等帮扶政策,一般农户22152户74873人。三是将符合低保条件的“三类人群”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县农村低保1027户2534人,农村特困人员230户233人,城市特困人员24户24人。四是对患4种慢性病的脱贫人口、“三类人员”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全县4946户脱贫人口及“三类”户全部签订家庭医生签约协议,截至目前,全县签约及时率100%,随访率100%。五是2022年春季学生资助政策已落实472人,资助资金全部发放共计22.9万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无因贫失学辍学。六是通过镇村全面排查及上半年“敲门入户”大排查活动,全县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标,无季节性缺水问题。七是今年新录入的1593户动态监测户已全部完成安全鉴定,加强“三类人群”住房安全监测、鉴定,今年危房改造9户,均已全部竣工,确保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八是推行“乡贤+”模式,积极引导乡贤回乡投资创业、引领乡风文明、参与乡村治理、化解矛盾纠纷。《潼关发挥乡贤引领作用构筑乡村治理新格局》典型经验在陕西乡村振兴简报2022年第36期进行宣传刊发,典型经验全省推广。
县乡村振兴局紧紧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通过对内抓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对外融洽干群关系,着力破解产业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难题,用扎实的行动描绘壮丽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