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奋进新时代聚焦‘次核心’建设新渭南——2018追赶超越看秦东”第8场新闻发布会。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毅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调研员韩永斌,市国土资源局执法支队支队长余江涛,分别介绍了所属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渭南政府网 肖乐 摄
自今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渭南就以“编好一张图(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建成一张网(审批管理系统一张网)”为重点,扎实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的改革。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目前,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平台已实现对地形图、规划图、各种红线的管理,解决了项目生成落地过程中多部门协同审批的问题,形成了统一的建设条件,作为项目审批依据,提升关联审批效能。自此,企业在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不需“跑断腿”,更不存在“一套图纸从新审到旧”的情况。让我们把时间轴拉回到10月31日,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平台与审批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的前一天。当日下午,渭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里,十几名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距离平台上线还有不到10个小时,技术人员正在对即将上线试运行的新平台做最后的测试。
“这个系统从8月初开始筹建,参考了许多先进的系统,然后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定制了渭南的专属系统,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本来需要大约一年的建设时间,硬是压缩到三个月完成。”负责该平台搭建的技术人员王建刚说,“这是一个改革,一个全新的事物,没有什么模版可参照,我们也是在摸索中不断完善。”
据介绍,自11月1日新平台与系统上线试运行至今,已有7个项目在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中进行联合图审,多规合一业务协作平台已协同生成17个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已有37个项目申报审批,并完成了与国家审批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并确定市住建局为牵头单位,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渭南已经基本落实了“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改革成效显著。
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总用时由改革前平均325个工作日,压减至政府投资房屋建筑项目8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中小型房屋建筑项目51个工作日;审批全流程共精简事项5项,下放5项,合并24项,转变管理方式12项,调整审批时序21项,实行告知承诺14项,保留60项(其中行政审批、技术审查和备案事项38项,中介、收费和市政公用服务事项22项);整合形成各阶段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建设单位和委托中介机构全流程提交材料由原来串联重复申报的400余项缩减至100项。
不光要减审批、优服务,还要强监管。为了强化监督管理,《渭南市工程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联合检查暂行办法》《渭南市工程建设项目诚信惩戒暂行办法》《渭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管理办法》应运而生。“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为“容缺受理”保驾护航,真正做到放管结合。
12月中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估组一行3人到渭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时,实地走访了几家企业并分别座谈。座谈会上,通过新系统新平台进行申报审批项目的企业对改革成果赞不绝口。全程网办“零跑腿”,让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并未完全赢得最后的成功。下一步,我市将对标国家改革试点的目标任务进行全面梳理完善,持续优化完善制度框架和管理系统,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断简化、简便、简单,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及任务全面落地,努力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的“渭南模式”,创造“渭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