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项目 / 项目施工 / 正文

转型发展 高点起步 旅游成为“兴县”新战略

“十二五”期间,我县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融合、融入发展思路,深入挖掘潼关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实施了一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系统景区格局基本形成,使旅游产业成为了“兴县”新战略。

国庆一收假,作为水坡巷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负责方,县旅游局又安排工人抓紧实施后续工程,力争年底前全部完工。

水坡巷是潼关古城内现存唯一被保存的明清风格的民居,也是我县近年着力实施“一城三园一街”旅游体系的重要部分。为保护好水坡巷的历史文化遗存,县旅游局编制了《潼关县水坡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做好了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工作,这对于挖掘古城文化,恢复明清民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水坡巷住了一辈子,87岁的宜秀女老人对巷子是情有独钟。老人说,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家门口有这么大变化,她每天都是高兴的。

潼关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也是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的“三园”之一。公园位于湿地保护区,东西长21.8公里,宽6.5公里,总面积3750公顷,生态环境极佳,自然景观独特,该项目于2011年8月正式动工。

虽然公园还没有完全建成,可每天都有各方游客来公园游玩。“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区也一样。82岁的退休老干部任甲斌,只要有时间,都会来景区坐一坐看一看。

“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栈道一期工程投资3800万元,主要设计旅游主道、自行车道、休闲小广场以及绿化、亮化等。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潼关旅游的形象和品位,提高潼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有力地推动潼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旅游产业作为我县近年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县形成了举县一致抓旅游的浓厚氛围。县上依托关隘、黄河、黄金等文化,高点起步,先后编制了《潼关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潼关历史名城保护规划》等7个规划,统筹协调,梯次推进,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开工建设亿元以上旅游项目7个。除黄河湿地公园、水坡巷、十里画廊外,古城开发也已完成北水关主体建设,东山景区山河一览楼、钟楼等建设全面竣工,实现潼关全域旅游格局。同时积极完善旅游配套,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旅游品牌营销,建成潼关古城、黄河湿地公园、潼关小秦岭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岳渎公园和水坡巷历史文化名街的“一城三园一街”和“十里画廊·慢游潼关”两大旅游体系,力争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潼关“十三五”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