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法治 / 正文

潼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1年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主体责任督导考核自查自评情况的公告


根据《2022年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暨县级党政领导履行教育工作主体责任督导考核实施方案》(渭政教督办〔2022〕7号)的要求,认真对照《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评分细则》,结合各自的职责,从教育领导、教育管理、教育发展、教育保障等四个方面逐项进行了自查自评,总结了一年来党政领导履行教育职责的工作情况,自评得分99.80分。现将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情况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是陕西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526平方公里,人口12.37万,28个村社区。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4.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78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901元和13488元。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3所,其中高中1所、职中1所、初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7所(公办小学15所,民办小学2所)、幼儿园20所(公办幼儿园11所,民办幼儿园9所)。在校学生19138人,其中高中生1745人,职中生118人,初中生3758人,小学生8881人,在园幼儿4636人。配备教职工1910人,其中高中段教师283人,幼儿段教师161人,义务段教师1229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党对教育事业领导(分值25分,自评得分25分)

1.组织领导到位。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成立了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研究教育工作不少于2次,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2.政府履职到位。我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教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政府常务会议每年研究教育工作不少于4次。每年向县本级人大报告教育工作,重点汇报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优先发展情况。

3.制度建设到位。建立健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

4.党建引领到位。县教科局党委下辖1个党总支、29个基层党支部,共有531名党员。学校幼儿园党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教科局党委以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施“大学习铸忠诚、大练兵强本领、大比拼创实绩、大提升转作风、大聚合强党建”五大行动,推进“教育强县十项重点工作”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5.政策落实到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主题活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落实教科部门负责人和中小学领导班子听思政课制度。除此之外,我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建立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对标对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教师。

(二)强化教育工作综合管理(分值25分,自评得分25分)

1.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一是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县委、县政府印发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部门联动,综合执法,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二是强化校园安全措施。各校园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校园安全责任清单,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安全应急演练,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措施,提高技防水平。封闭化管理率、专职保安配备率、一键报警和视频监控达标率、中小幼儿园“护学岗”设置率均为100%,校园视频监控及安全数据逐级汇总到省级管理平台。三是全覆盖联合督查。重视教育系统新冠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学校新冠疫情防控、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制度,教科、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每学期开学前后开展一次全覆盖联合督查和“点对点”指导工作,确保学校不发生一例聚集性传染病或食品安全事件。

2.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潼关县中小学教师师德整治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开展师德师风自查工作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教师人人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切实解决教师有偿补课和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行为。

3.抓实教师减负工作。教科局贯彻落实《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十五条》,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统筹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不得开展超出教科部门公布的清单范围的评审评比和竞赛活动。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微信公众平台或APP投票、点赞、答题、座谈研讨等与教学无关活动,切实抓好教师减负工作。

4.规范学校招生工作。制定了《潼关县2022年秋季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划片招生工作”,严格招生工作纪律,加强审核环节过程管理,确保招生结果客观、公平、公正,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5.解决入园难(贵)问题。一是实行最高限价制度。联合财政、发改、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潼关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实施细则》,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和伙食费实行最高限价,落实民办普惠园奖补资金。二是落实“一免一补”政策。严格执行学前一免一补政策,大班幼儿在报名时减免保教费用,并对符合政策的幼儿按每生每学年750元发放学前困难补助。三是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各园在醒目位置对收费项目、标准以及上学期享受一免一补政策情况进行公示,并设立举报箱,接受社会的监督,多途径治理民办幼儿园逐利行为,切实解决民办园入园贵的问题。四是狠抓学位增容工作。我县重视幼儿园建设规划工作,城区新建南新幼儿园,可容纳300名幼儿就读,彻底解决城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6.落实教育减负工作。一是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潼关县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教育减负工作,要求部门联动,相互配合,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抓好“校外减负,校内增效”工作,全县义务段学校实现了“5+2”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二是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建立学生作业公示审批制度,落实总量三统筹(作业总时长、内容不超标、学科作业总量)、质量三提升(理念先进性、目标科学性、设计系统性)、评改三严格(主体责任、评改重点、负面清单)管理工作机制。三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建立“依法办理、舆情处理、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清风行动”和“回头看”整治活动,“清理清零”县域内学科类培训宣传广告;督导“学转非”机构彻底转型;加大义务段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联合巡查力度;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监管和风险防范等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清零。

7.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强化政府举办义务教育主体责任,严格审批管理,加快民办义务教育规模调控,已经完成民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压缩到8.5%以内的目标任务(我县不存在“公参民”学校)。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党建全覆盖和规范工作核查全面落实到位。

8.落实高考改革政策。政府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落实基础保障条件。教科部门成立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工作专班,制定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方案,印发了高考综合改革指南;潼关中学制定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发展指导、选课走班管理等方面的系列配套制度。

9.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制定了《关于落实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成立了潼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健全教育督导评估意见反馈、公示公告、复查、奖惩、约谈、整改等制度,教育督导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育督导工作正常运转。

10.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健全中省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育、美育、语言文字等方面法规政策的落实机制。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加强学校实验条件保障,定期举办实验教师和管理员培训工作。

11.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普通高中坚持属地招生,公民同步招生,完善定点计划指标分配到校政策,并利用市级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开展报名、招生录取等工作,加强招生全过程监管,建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

12.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一是教育宣传工作。潼关县教科局“3323”探索党建引领教育新路径、小县“磨”出强教育等典型经验被中国教育报、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党建网报道。二是教育改革成效。继续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无校籍管理”等多项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实效。2021年,教育改革案例《小县城也能办好大教育》荣获渭南市十大优秀改革案例。三是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我县实验幼儿园、太要中心幼儿园、县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示范园复验。县中心幼儿园连续11次承担省级国培项目培训任务。全县普惠园18所,覆盖率达到94%。

(三)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分值25分,自评得分25分)

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印制了潼关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完善学前教育政策、经费保障机制,以“千园达标”为抓手,有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目前全县公民办幼儿园20所,其中公办园11所,民办园9所。在园幼儿4636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6%,公办园在园幼儿2367人、占比51.49%,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为94%。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潼关县召开了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启动大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潼关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达标监测工作方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为0.426,初中为0.209,均符合监测规定标准。县级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9.85%,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3.特殊教育有序发展。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设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按照规定配备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落实特教学生保障经费,指导残疾学生康复训练,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4.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落实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提升普通高中学校设施设备、信息化等建设水平,开设学生体育、艺术等社团,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5.职业教育多元发展。职教中心更新教学设备,建有实训室和功能部室15个,实训开出率为100%;生均仪器设备值超5000元/生;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基本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四)落实教育长效保障机制(分值25分,自评得分24.8分,扣分0.2)

1.教育经费法定“三个增长”落实情况

第一个增长:2018年-2021年,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50130万元、25870万元、26487万元、26495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48.39%、2.38%、0.03%;教育拨款分别为28788万元、28867万元、29585万元、29596万元,分别增长0.27%、2.48%、0.04%。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达到政策要求。第二个增长:2018年-2021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20187元、20189元、23120元、23145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初中分别为13805元、13919元、14596元、14968元。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达到了逐年增长的政策要求。第三个增长:2018年-2021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分别为14243元、14812元、15146元、15556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初中分别为4873元、4884元、4890元、4897元。小学、初中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了省颁标准,且做到逐年增长。

2.“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落实情况

2019年-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28867万元、29585万元、29596万元,实现了逐年只增不减。2019年-2021年,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14496元、15044元、15214元,实现了逐年只增不减。

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教师交流轮岗,盘活教育资源。建立大学区制,开展城乡支教、送教下乡、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等活动,让城乡教师相互交流提升,控制教师总量,激活存量。二是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同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按时发放乡村教师津贴和生活补助,使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三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激发教师工作活力。教科局抓住事业单位、特岗教师招聘的大好时机,2021年,新招聘教师72名,为农村学校补充了新鲜的血液,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学校不断渗透,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四是合理配备教师,均衡师资力量。我县核实教师编制,科学、合理配备教师。各学段学生数与教职工数比分别达到6:1至8:1、小学19:1、初中13.5:1、高中12.5:1、中职20:1。

4.落实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全力抓好教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足额安排资助经费,按照资助政策相关规定精准资助已脱贫、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儿、残疾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21年资助各学段在籍在校学生5944人次,资助金359.6875万元。

5.推进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深度融合,安装教学一体机305套(全覆盖),建成校园录播教室9个,智慧校园1所,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接通校园网络,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工作机制,以教育手段现代化推进潼关教育现代化发展。

6.班额校额控制情况。我县小学和初中规模不超过12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段规模不超过2000人,幼儿园规模一般不超过360人。小学、初中、高中起始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50人,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县域内85%以上的幼儿园班额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有关规定(小班、中班、大班班额分别不超过25人、30人、35人)。

三、存在问题

教育的信息化,是要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全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目前,我县部分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四、改进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围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总体目标任务,以教师全员培训为核心,统筹设计好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形成“县级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

(二)专家专题培训。邀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专家对各校(园)信息技术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学校管理员的专业素养,组建校级培训团队,对本校教师进行分批次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成整校推进任务。

(三)应用能力测评。按照“省市统筹、县区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结合省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依托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监管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实现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精准测评,确保教师测评“人人参与,人人达标”。

潼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