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津关道
杨震像
古兵寨遗址
冯巍
故乡,在一个赤子心里,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不同人心里的故乡形象,都是自己记忆里特殊环境、特殊往事、特殊感受综合而成的自我形象。心底这种自我的故乡,对于不同人来说,有些美妙甜蜜,有些苦涩难言,有些隐晦模糊,有些刻骨铭心。从我考上渭南师专离开故乡一直到退休后返回居住,中间有三十五个春秋是在外面生活的。三十五年里,虽然工作地离家里也不算太远,一年四季总要回家几次,但因为家里的老房子住不成,绝大多都是蜻蜓点水的一个过程,和故乡是油水不沾的关系。见面认识的故乡人,都是没上学以前认识的;和人说话,都是说的几十年以前的人和事。偶尔在村道里走一圈、街道上转一回、在河滩里畅快一次,都是一个人在走、在看,在寻找过去的乐趣。就是自家的亲戚朋友,也没有过多的交流和了解。
尽管如此,但因为在故乡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认为,是故乡的山水、人情滋养教育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小屁孩”长大成人,走出家门,走出农村,走进学校,走上社会,我不敢淡忘或渐离故乡。我把小时候从上一代人口里得到的、我当时看到的、以后阅读书籍发现的有关故乡的信息都藏在脑子里,一直想用更多时间深入了解我的故乡。于是,退休后我就选择了回故乡居住生活,自我考察、考证故乡的历史。
回故乡居住后,一有时间,我或骑着自行车,或步行到我想去的地方,对着一道堑壕、一块土丘、一堆瓦砾、一段水流,凝视着、思考着,总想把几十年里在读书过程中积累下来有史料载述、有人叙说,但不够清晰、不够准确的事情都弄清楚。几年过去,我得到了一个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象过、眺望过的曾经发生过许多决定着一个封建王朝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积淀非常丰厚的故乡,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地位和影响的故乡,一个令人惊叹、神往的故乡。
五村概况
一个村庄,能够有一件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发生,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与之有关系,一部史书记载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我的故乡从远古到近代,都有历史事件发生,有历史人物和她有关系,有史书记载。经过几年的详细考察、考证之后,我编写了一册《四知村简史》由村委会印刷出来,目的就是想通过这册书,让四知村的子孙后代能够了解自己的故乡是怎样一块土地,让享有“桃林之野、漕运之都、老腔之根、四知之魂”美誉的故乡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考证、研究,给四知村有识之士振兴乡村、发展产业、富裕百姓提供一个历史文化参考。
我的故乡是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她位于黄河、渭河、洛河交汇处。以前,这片土地上的自然村庄被四知、金盆、公庄、小泉、桃林寨等五个行政村分割管辖。2015年,这五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四知行政村,属潼关县秦东镇管辖。
四知村是其中最古老的。从古到今,东出潼关险隘的人要在这里整理行装,备足粮草,然后越关历险;西入潼关的人经过险隘跋涉的奔波劳碌,到这里要吃喝休息之后再往前行。从村子所处的位置看,是潼关险隘的重要组成部分。史书曾称之为河曲、渭汭、潼亭、渭口、关门、关口、关西、吊桥、四知等,唐代曾于此地设潼津县。
金盆(包括东寨子)行政村历史也比较悠久,唐以前,为守卫桃林塞、渭津关的重要战略要地,进出潼关从四知过渭津关、金盆登上冯夷塬(今潼关人称为凤翼塬),再到潼洛川。唐以后,为保障东西交通畅通、防止敌人抄道偷袭潼关的军事要地。至今,古官道路壕痕迹十分清晰。
公庄行政村主要为明清以来黄河、渭水洪灾河岸倒塌,家园田亩被毁的公庄里逃难村民南迁而形成的村庄,多数自然村庄依然用原居住地的村庄名。
小泉行政村、桃林寨行政村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迁移外地的原公联社各村村民后来返回库区组建的新村庄。小泉1962年建村,桃林寨1987年建村。
河乱之地
从地理环境看,唐以前,由于黄、渭、洛交汇形成的“河乱”之势,东西交通沿渭水、黄河河岸无法通行道路,冯夷塬二层台塬又因为沟壑阻挡,无法越险隘到麒趾(麟趾)塬。所以,过潼关险隘就必须从四知村过渭津关、登冯夷塬。具体就是从杨家庭(杨震家族墓园)向南经过渭津关(桃林塞)上冯夷塬,向东下冯夷塬过潼洛川、由今水坡巷登麒趾塬、过回溪(善车回)地经黄卷坂(黄巷坂)而出潼关;唐以后,因为黄河河道下降,沿河岸道路可以通行,唐于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北移关至麒趾塬下,改官道(长洛大道)为从杨家庭向东,经过今潼关县秦东镇十里铺村、河南省灵宝杨家村,沿黄河南岸而出潼关。
从古至今,潼关险隘的交通不管改道不改道,都要经过四知村。四知村作为潼关险隘的西口,一直十分重要和繁华。守关的,在此扎营布阵、屯粮储草;出关的,在此酒足饭饱、踏步险隘;入关的,走过潼关险隘,至此心平气和、缓步从容西奔长安。
同时,由于黄河、渭水、洛水在此交汇(由于洪水原因,从古至今河道摇摆改道的事情不断发生,但都没有离开过四知之地),又使得故乡成为汉唐时期国家漕运中心。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02年西汉设立船司空衙门,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开漕渠,到隋置广通仓(公元583年,后改名永丰仓)的漫长时间里,这里一直是漕运中心。史书记载,每天数万人于黄河、长江、淮河、汴河、渭河等大小河流之上,将全国缴纳的粮食漕运至长安,支撑了朝廷军队的开支。最多时每年漕运到京城长安的粮食六百万担,为汉、唐时期政权稳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军事胜利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是汉唐封建朝廷的生命线。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如今的四知村地理范围,正好是历史上的船司空、定城县、潼津县的核心区。从神话传说到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从历史遗迹、遗址到雄关险隘的自然风光,从廉洁之魂到老腔之根的滥觞,都让四知这个地方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夸父逐日、河伯冯夷、原始人类活动、周武伐纣、秦晋争霸、秦并天下、汉拓疆域、隋文驭征、唐平安史、宋金拼杀、李自成兵败以及上世纪中国抗日战争,都在此地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商末,武王伐纣,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穿戴甲胄的战士四万五千人,乘四十七艘船从西岐到此地,他“先出于河,吕尚为后”,直捣朝歌,灭纣兴周。
春秋战国时期,秦晋、秦魏都在此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几次秦晋河曲之战,导致晋国设置桃林塞,开始了潼关作为“天下第一关”的历史。
公元前202年,西汉在此设置船司空,专管漕运。元光六年,汉武帝从此地开漕渠直通长安,开辟了汉唐长达千年的渭河漕运。每年,国家通过渭河漕运,将数十万、数百万担粮食输送到长安,支撑了汉唐封建帝国拓土开疆、维护国家统一的大业。
东汉建安年间,马超、韩遂在渭口(今四知一带)抵抗曹操。曹操设置疑兵,暗中用船载着士兵架设浮桥,过渭水打败了马超、韩遂,平定关中。之后,将原先于函谷关的防御移于潼关险隘,“潼关”自始进入史册。
隋设开漕渠大监,凿渠引水。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此地“置广通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
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冬,唐太宗幸洛阳,至四知村祭汉太尉杨震。太宗亲拟祭文,对随行的司空长孙无忌等曰:“昔朕在隋朝,数数经此,买飧而食,赁舍而宿。自平定祸乱,君临四海,越十余载,不涉此涂。今者出关,六军清道,自省德薄,甚增祗惧。炀帝上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止两京去来,岂至倾败。乃不顾万姓,行役休,身戮国灭,为天下笑。虽帝祚长短,委以先天,而福善祸淫,亦由人事。岂直其君而已,近侍之臣,相次灭诛。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我闻卿等言,纵不能当时即从,再三思量,终择善而用。”长孙无忌等拜舞称贺。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哥舒翰潼关兵败,率麾下百余骑从黄河北岸向西至首阳山,西渡黄河,过渭水到潼津驿(今四知村),出告示收编散卒八千余人,准备东夺潼关。叛变的部将火拔归仁对哥舒翰说:“贼至矣,请公上马。”哥舒翰上马后,火拔归仁又说:“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且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乎?请公东行。”哥舒翰不从,火拔归仁喝令随骑,将哥舒翰足系马腹,劫持而走,往投安禄山。致使哥舒翰投降安禄山,落了个千古骂名,唐王朝一蹶不振,走向衰败。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正月,豫王多铎率大军攻潼关。李自成令刘宗敏守董社原被清兵用炮击溃,李自成收缩兵力于关内,令马世耀留守潼关,自率大兵西驰西安。豫王多铎由金盆坡口至寺南(今四知地)一线驻兵十八营,马世耀假降,并连夜派人信通李自成。信使途中被清伏兵所俘,豫王多铎在金盆坡口假意设宴款待,马世耀步卒鞍马器械尽被解除,七千名被俘将士全部被杀害于金盆(今西廒村西北汉岭地)。
尾声
每当走在故乡的土地上,面对秦岭南屏、华峰西矗、黄渭北绕、潼关东护、绿塬起伏、蒲苇迎风、鹤鹳展翅、碧水鱼跃的自然美景,我心底就会不断涌出历史曾经在这里演绎出的壮丽画卷。我想象着这里如何由一片汪洋变化成山塬河流的壮观;我想象着远古生活在这里的人狩猎打鱼、嬉戏舞蹈和夸父逐日、巨灵开河、冯夷巡流、大禹治水、黄帝拓疆、周武伐纣、秦赢龙辇的壮美场景,眼前浮现出渭水、黄河里面千帆竞发,浪拍声、拉纤声、老腔声苍凉悠扬,官路上旌旗飘扬、马嘶车奔,铠甲、刀枪耀眼闪烁……
历史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但曾经发生过的、留下来的历史印记,是一个地方最重要和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
(2020年11月20日渭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