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寨文化遗址
龙头寨城墙遗址
汉潼关城墙遗址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的最东段,地处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之交,渭河、洛河、黄河在这里相汇。境内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关城南依秦岭,北濒渭河,西连华山,禁沟南北横断东西通路。在历史上,潼关曾面西御敌,是守护中原的门户;面东防守,是保卫三秦的东大门,成为西北的“咽喉”。
潼关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涨、谯楼晚照、道观神钟,写照的是这里壮美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描绘的是华中(秦、晋、豫)之分的特有景象。“古关古渡古战场,黄河黄金黄土地”浓缩的则是潼关千年以来的独特风物。
潼关的历史沿革
潼关这块地方,商代,隶属于诸侯方国中的定国,称之为桃林。东周,春秋时期归于晋,叫做桃林塞。战国秦历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53年)又属于魏。西汉,曾经一段时间隶京兆尹。东汉归华阴县辖制,后经三国、魏、晋两百余年未曾变更。到了唐初,潼关受华州节制。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设潼津县,隶虢州(今河南灵宝一带)。五代、宋、金、元约670年复归华阴县。明朝先后设潼关守御千户所、潼关卫。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潼关县。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设潼关厅。1913年废潼关厅,设潼关县。自1940年—1944年,正式完成了潼关与华阴、潼关与阌乡的县际间划界,结束了潼关从明代开始管辖地交错的历史,县域地界从此基本上确定下来。1958年潼关县与渭南县合并,设潼关人民公社,归属渭南县。1961年8月15日恢复潼关县至今。
潼关的由来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即说黄河从北向南的激流撞击土山发出“潼潼”之声而称潼关。另一种说法是因关城傍潼河在此流入黄河,故名潼关。“关”字的本意指的是关口、关隘,属军事据守之地,所以潼关历代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潼关二字最早出现在《三国志》,东汉末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与马超潼关之战的记述里。《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九》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汉献帝自长安东归,被李榷等追杀,路过华阴到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一带),河东李乐等投靠汉献帝前来救驾。十二月,献帝君臣从河南陕州渡黄河到安邑(今山西夏县境内)落脚,摆脱了李榷等追赶。来年春,献帝改年号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秋,汉献帝回到京城洛阳。在这一路上没有见到有关潼关的记载,此时间节点以前的史书上也都未记载潼关。只是在建安十六年记述曹马之战出现潼关以后,后来的史书资料才频频见到潼关的记载,这只能说明潼关是建安元年至建安十六年期间修建的。
汉献帝回归洛阳后,面临宫室尽毁,缺乏供应的窘状,急切寻找军阀保驾。据《三国志·卷十荀彧传》载,曹操谋士荀彧劝曹“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建安元年九月,曹操接受荀彧建议迎接汉献帝到许昌建都,被献帝封为大将军。从此,曹操把持了朝廷大权。曹操又向荀彧求教:“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兖、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钟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大意是曹操给荀彧说自己最担心的是袁绍侵犯或拉拢关中等地,形成对自己的包围,使自己独对天下六分之五的力量。荀彧意思是说,关中军阀虽多但不统一,只有韩遂、马超最强,他们见山东争斗,只想着自保,今以朝廷名义先安抚他们,虽然不是长久之计,却能保你到平定山东以后,他们不会有大的动作,委派钟繇就可以安顿他们,办好西边的事,请你不必担忧。说明曹操集团早在建安元年就开始关注关西军阀,严防他们侵扰中原。
在建安元年前后,管辖华阴及以东弘农郡的是不属曹操集团的军阀段煨,到建安三年段煨斩杀李榷有功后,升到朝廷任大鸿胪,这里就成了曹操亲信司隶校尉钟繇分管的天下。当时,马超是驻在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一带)的军阀,远离华阴,他是没有条件也无能力来到别人的地盘修建潼关的。曹操和他的谋士们慧眼看准桃林塞四面临沟,虽属旱塬但可引南山之水,尤其是天险禁沟足可阻挡凶猛的关西军阀骑兵,便确定在这里设关充当中原门户。所以,潼关是因战争的迫切需要而设,且只能是既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充满智慧、掌握管辖主动权的曹操集团修建。故而认为,潼关修建于建安三年至建安十六年之间。
潼关汉城遗址调查
汉城遗址位于秦东镇杨家庄村北。东至远望沟,西至禁沟,南至杨家庄村北头,北至黄土塬边夯土城墙。北墙外,土坡下延临近黄河南岸。城池东西以沟壑为界,呈长方形布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夯土墙残留厚度约6—7米,残留高度3—8米,夯层厚6—12厘米,平均厚度10厘米。
在汉城池的东北角,围有百米开外的小土城,为唐代以后所筑。该城墙夯层清晰,夯层厚20厘米左右,夯质远不如汉城墙坚硬,层间偶然夹杂唐以后时代的白瓷瓷片。
杨家庄村汉潼关遗址所处的黄土塬被称为麟趾塬。麟,是麒麟的麟。趾,是脚趾的趾。也就是说,该塬形似麒麟的脚趾。
麒麟属中国神话当中的瑞兽,麒麟的脚为牛脚,半圆中分。在调查中发现,杨家庄村的北面塬头,黄土塬形状呈不规则弧形发育,村子的东北角由南向北而下有一条冲沟,切分了弧形塬头,使之形成了两个半圆,很像麟趾,这可能是麟趾塬名称的来历。
在冲沟顶上南向约150米处的土城墙根下,存有数块汉代残砖。其中一块残砖宽18.5厘米,厚8.5厘米,长度约整块砖长的一半,为20厘米。正面刻有汉代隶书体“父”字。
龙头寨城墙遗址调查
潼关汉城遗址东隔远望沟,在其东南方向,亦存一处夯土残城,当地人称作龙头寨(寨外土地归属上瀵井村四组,人称龙头上,寨内土地归属留果村,也称留果寨子)。土城面积较小,依然是东、西、北三面临沟,墙体沿塬顶边沿夯筑。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60米,夯层厚度8—12厘米,平均厚度10厘米。经查勘,其夯筑形式、夯层厚度、残留状况,均与潼关汉城遗址雷同。
土城内西半部耕地荒废,东半部种植花椒树。在踏勘过程中,发现地表遗留有仰韶时期泥质红陶残片、春秋战国时期夹砂灰陶残片、汉代陶制房屋建筑构件残留、汉代绳纹瓦片等。可辨器型有仰韶文化的壶、尖底瓶。战国时期灰陶罐。初步断定,龙头寨为一史前至汉代复合型文化遗址。
龙头寨土城与汉潼关城遗址接近,军事上成犄角之势。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援引东晋末年随军文人郭缘生《述征记》里记述,说潼关“道东原上,有李典营”,因龙头寨土城与汉关城同期修建,特征突出,约200年后的郭缘生看后留下明显印象,故作了记录。李典是擅长后勤管理的曹军将官,龙头寨周围临沟,居高临下,易于排水,故很可能是曹马之战时,曹军的后勤基地或露天粮仓。亦有可能是拱卫潼关主城之卫戍营寨。
唐至明清时代潼关城遗址
自唐天授二年始,潼关城从麟趾塬上迁于塬下黄、渭河南岸。宋熙宁元年至十年(公元1068—1077年),朝廷遣侍御史陈洎扩建关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户刘通筑城,明洪武九年,指挥金事马增扩修城池,“依山势而曲折”筑城墙,后称明城。清朝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门开六处,还修建有南北水关两处,潼水穿城而过,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使古城遭受严重破坏。1949年后,县城部分建筑物得到修复。1959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县城由潼关古城所在地搬迁至今天新城。
现明清古城遗址位于潼关县秦东镇辖内,西北连凤凰山,东临印台山和东山,北接黄河,南至潼洛川口。平面布局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500米。北墙已毁,尚存东、西墙之北段,墙体夯筑,外砌青砖已被拆剥。基宽约7米,残高3—6米,夯层厚度12—15厘米。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古城遗址内及周边地区,当地开发了多处景区,恢复修建了许多古建筑,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潼关古城又开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