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地理上的关隘已不成问题,但是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关隘。这些关隘利用得好,就可以成为我们建设和发展道路上与外界沟通的窗口、枢纽,起到助推作用;利用得不好,就会成为制约我们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导致事业功亏一篑的大漏洞。
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效益
关中之关的历史教训告诫我们,遇到关隘,不可硬闯,要善于动脑筋,当回避绕道时就要绕道,力争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效益。
两千年前的刘邦攻打关中时,考虑到秦军在函谷关有重兵把守,为了减少损失,绕道武关。到了武关,又考虑到武关险要,强攻必然损失惨重,采用张良的计谋,派自己手下收买守关的秦将领,从而轻易攻破了武关,接着又绕过峣关,翻越西边的篑山,进入关中,彻底推翻了秦朝。
明末农民起义军,头两次攻打妨碍他们南下的金锁关时,蛮干硬攻,结果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次,他们吸取前两次强攻失败的教训,当明军主力在其他地方与农民军作战,金锁关空虚时,乘机进军金锁关,同时先派人潜入关城,趁守兵不备,打开城门,终于破了金锁关。
这些事例同时告诉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可掉以轻心,视野要开阔,考虑要周全,不能简单地只盯住一个点,要防止风险绕道而来或发生在我们身边。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环境
当年金攻打南宋,在散关屡败的情况下,金帅兀术希望靠人多势众能解决问题,会集了多路兵马十余万前来围攻。然而南宋守将吴玠认真分析敌我各自特点,利用宋军擅长弓箭的优势,选择有利地形,远距离箭射金兵,使金兵无法靠近,从而使金兵有力使不上。同时,吴玠派兵轮番攻击金兵,使金兵不得休息,挫其斗志,最终打得金军丢盔弃甲,金帅兀术差点丢了性命。
这一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攻关还是守关,要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己优势和环境,务求远略,不求小的近利,胜不盲动,败不慌乱。
类似的另一个典型战例为,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派御史大夫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督蕃、汉兵21.8万人守潼关。哥舒翰认为潼关利在守险,不利出战,而叛军远道而来,难以持久,可等到叛军内部出现混乱,再出兵消灭叛军。可是唐玄宗偏听偏信,一再督促哥舒翰立即出关攻打。哥舒翰被迫出关,结果一败涂地。
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
今日的关中概念为秦岭以北、北山以南、陇山以东、黄河以西,然而在历史上,关中东至今河南函谷关,西到与今甘肃交界的陇关,北至今宁夏萧关,南至秦岭以南武关。古关中所涉及的这些地区曾为关中和古都西安的辉煌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让关中和西安再筑辉煌,依然离不开这些省份和地区的支持。因此,我们要利用我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建立良好的互惠互利协作关系。
最关键的一条是,一切为人民着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否则,我们周围到处都是不可逾越的关隘,而我们认为可以防御的关隘,又会不堪一击;计谋再深,也是败招。正如北宋思想家石介在《过潼关》一诗中所言:“上策以仁义,天下无能敌”,“最下恃险固,弃德任智力”,“始知资形势,不如修道德。”
关中之关可以总结的经验太多了,认真汲取,对取得今日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关口决战胜利大有裨益。
一座庞大的“关塞博物馆”
历史上护卫关中安危的关隘,由于多在边远地区,远离人们视线,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往往被淡忘,然而其价值不容忽视。如果说关中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恒星,关中之关就是一颗颗环绕其周围耀眼的行星、卫星。如果说关中是顶豪华的皇冠,关中之关就是镶嵌在其上亮丽的宝石。
关中是我国关隘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关于关中之名来历,有多种说法:有一关说,“自函谷关以西,总名关中”;有二关说,“秦西以陇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间是为关中”,或“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有四关说,“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此四塞之中为关中;有五关说,“秦地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秦地居其中,故谓之关中”;有六关说,在四关说基础上,加上潼关与金锁关;还有七关说,在六关说基础上加上临晋关。
上述不管哪种说法,关数不超过10个,但是护卫关中的关隘远不止这个数,如果加上关中范围内其他关隘则更多。
关中为我国关隘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不同时期的关隘总计约百处,关之间距离最近的仅一两公里。子午关与散关之间还有位于眉县的斜峪关、位于周至的骆谷关等。萧关周边有石门、木峡、六盘、驿藏、石峡、制胜、瓦亭等等关。潼关一个县就有十多处关隘,其中杨家湾关和寺角营关相距不过2公里。作为防御体系结点的关隘数量如此之多、密度如此之大,说明古关中防御体系是张严密的网。
本报系列报道“关中之关”专题报道的10座关隘,仅仅是其中比较著名的。
全面展现关隘防御建筑设施
关中之关全面展现了关隘这一系统军事防御建筑设施,不仅有一般的城墙、门楼、武库、兵营、烽燧,而且有水关、卡门等等。
卡门是关城外设的关卡,类似一般城的郭门,犹如关城的卫星,往往建有门楼。卡门虽不是每个关隘都有,但也非鲜见。武关城东1公里多四道岭垭口“秦楚分界”处,就是武关的卡门,曾有门楼、吊桥等建筑设施。此处设卡门作用有三,一是这里居高临下,关外沟谷狭窄,让敌人难以发挥人多势众的作用,从而实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目的;二是避免敌人直接攻入城下多道障碍,起到缓冲作用;三是预警作用,及早发现来敌。
金锁关北至今保留有卡门的夯土墙。由于金锁关北侧为淌泥河上游,总体地形北高南低。而卡门处正好从东面延伸下一山脊,局部地形南高北低。
防止敌人从水道攻城的水关也非每座关城都有,但金锁关有两座,卡门南关城城墙跨淌泥河处有“东水关”,关城西边城墙跨柳林河处有 “西水关”。潼关在清乾隆年间也曾建有两座水关,不过位于同一条河上,南北城墙跨过潼河之处,称南、北水关楼。
类型众多,异彩纷呈
关中之关类型众多,异彩纷呈。从所在地貌类型,有设于石山区的,如位于秦岭的斜峪关、骆谷关等;有设于黄土沟壑区的,如位于陕北横山县三捷关;有设于沙漠的,如设于宁夏盐池县的长城关。有设在川道下的,如宋代时期建于宁夏清水河川道的萧关;有设于山原之巅的,如位于麟趾原上的潼关汉城。有的设在山口,如散关之一的二里关、西汉设于陇山老爷岭垭口的陇关;有的设在河流渡口,如设在黄河蒲津渡口的临晋关。
从关城围城防御障碍体看,有人工城墙围成的,如武关城、潼关城;有除了城门,其余以天然山崖为壁的,如位于蓝田县蓝关镇六郎关村的蓝关;有的是人工城墙和山崖结合,如金锁关。
从关城城墙建筑材质看,有石砌的,如子午关;有土质,又分为夯筑和斩山为墙的,潼关汉城等关城城墙属于夯筑,位于河南新安县的汉函谷关以斩山为墙,还有斩山为墙与夯筑墙结合,最典型的是武关。还有墙面砌砖的,如位于麒麟山的潼关老城。
从纯人工城墙关城形状分,有四方形的,如武关古城;有随地貌变化不规则形的,如潼关老城。
按建关时代,有建于先秦的,如设于春秋时期的武关;有建于秦汉的,如建于西汉、位于新安县的函谷关;有建于隋唐的,如建于唐代的安戎关;有建于宋元的,如建于宋金时期的二里关;有建于明清的,如建于明代的金锁关。
按防御目的,有的主要守护整个关中,这些关一般知名度大,如潼关、陇关、散关、武关等等;有的仅为守卫地方,这些关相对知名度低,如设于华山峪五里处的五里关,主要为当地人躲避土匪。
复杂多变
关中之关复杂多变。
首先是具体位置的变化,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道路上前后的变化,如蓝关,秦朝时设于今蓝田县城东南峣山上,因此名为峣关。北周时将关西移,仍在峣山上,因位于辋川东岸三国魏时期青泥故城旁,故名青泥关。隋炀帝大业元年,将蓝关迁回旧址。所谓峣关,位于今蓝田县蓝关镇六郎关村。该村东西两头各有一狭窄山口,山口外均有陡峭下坡,易守难攻,山口里地势开阔,可安营扎寨。西门位于今称作六郎关的垭口处。东门位于今称大盘顶的垭口处,东、西门直线距离1.6公里左右。东门外直线距离500米左右处有一称窄坡关的山口,当为蓝关卡门。当地群众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六郎关垭口还有门墩石和石门槛,1958年修路时将门墩石等埋到地下,而群众在大盘顶附近挖出巨大的门墩石。所谓青泥关,当为位于峣关西北直线距离不过4公里的鸡头关,此处地貌亦两头小,中间开阔。
另一种关隘位置变化是迁移到不同的道路上。如陇关,由于原通过陇县固关镇的道路受阻,改道南边,因此关也随之迁移到今陇县曹家湾镇咸宜关村。设于沣河旁的子午关,最早道路到这里要翻越沣河西边的山梁,通过被当地群众称为寨子的古关城,以后在此山下修了过沣河的桥,不用再翻越此山,便在山谷下桥前设了一道关门。
关中之关的名称也会因各种情况发生变化,如建于汉初的陇关,因汉武帝刘彻经过时遇到雷电,更名为大震关;唐代迁到山下后,改称安戎关;后再次迁移,易名咸宜关。
对关塞防守的重视程度因军事需要多有变化,相对应驻防军队级别也发生变化,如潼关在明洪武年间先设千户所,后设潼关卫,管理5个千户所。
曾专题研究过关中关塞的原渭南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关治中副教授认为:关塞的作用,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
细究关中各关隘历史,莫不如此。位于敌对双方的边界时,关隘的作用主要是守卫疆土;当国家统一,进入大陆,关隘的作用则主要是征收关税、防止叛乱。如临晋关,在战国和秦末汉初,主要是作为军事防御设施;唐开元年间修铁牛浮桥时,主要作用是征税。
“大有文章可做”
关治中说,关中为什么设了这么多关呢,因为这里是13朝古都所在地。
明代学者缪希雍有句名言:“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西汉娄敬向刘邦称赞关中“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然而关中的安危,靠的是四方的关隘。正如唐朝诗人崔颢《题潼关楼》诗所云:“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韩养民说,关中周边的关隘是京城的关,意义重大,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谁要想进长安城,就必须过这些关。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太多了,涉及军事、文化、经济、政治等等各个方面。
关中之关是关中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虽然唐代以后,中国政治文化中心东移,但关中之关依然发挥作用,如宋朝时期,宋与金在大散关的数次争夺;元末明初,明大将军徐达与元将李思齐、张良弼在潼关的征战;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明军在金锁关、蓝关、潼关等地的厮杀。无疑关中之关在中国关隘历史上居于特殊地位,是中国关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陕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功振说,古关之内的大关中,是华夏民族发祥地,中国的龙兴之地。所以关中之关大有文章可做。如果能把这篇文章做好,真正是大手笔、大文章。
建议打包申请“国保”和“世遗”
如今关中周围的关隘遗址上还保留大量的遗迹、文物甚至古建筑,如武关四面都保留有大段城墙,潼关县除保留古关大段的城墙,留存有城门、十二连城烽火台等等。可以说,关中就是一座庞大的古关塞博物馆。
然而,这些遗址的保护尚不够理想,有的发生文物丢失现象,有的遗存受到损毁威胁。对这些关隘的研究亦不够。有的著名古代关隘,至今没有找到确切的遗址。
有学者建议,我省可以联手周边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等省区,将关中周边的古关打包申请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可以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举无论结果如何,必然引起各界对古关的关注,有利于古关的保护,也必然能促进古关隘旅游业正常发展。
关治中认为,将关中之关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很有必要。
傅功振认为,关中之关如果能够申遗成功,绝对是件大事情。
艺苑的沃土
关中之关这么一处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特殊地方,无疑是片艺苑的沃土。走进其中不难发现,文学艺术之花在这里开放得格外娇艳。
涉及潼关的唐诗就有60余首
涉及关中之关的文学艺术种类很多,除了诗、词、赋、民间传说、散文,还有成语、民谚、典故、戏剧等等,其数量巨大,尤其是古诗词,足有千首以上。其中函谷关一个关,就有百首之多,涉及潼关的唐诗就有60余首,而南宋诗人陆游一人所作涉及散关的诗词至少有20余首,围绕关中之关的民间传说故事也有数百个。
这些作品的作者身份多样,涉及各个阶层,仅古诗词部分,有正在奋发向上的青年,有抑郁不得志的中年,也有一生坎坷的老人;有愤世嫉俗的文人,有沉浮不定的官宦,甚至还有帝王。唐玄宗李隆基就作有《早度蒲津关》《潼关口号》等有关关中之关的诗。这些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关中的关隘,有的描写其自然景观,有的描写其人文景观;有的突出其险要,有的回顾其历史;有的讲述战争场面,有的叙述行旅的艰辛。
“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
涉及关中之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大量优秀作品。许多名诗、名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成为不朽的绝唱,如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王之涣描绘临晋关山河壮美景色的《登鹳雀楼》,名列最受欢迎的十首经典唐诗。元代名臣、著名政治家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词中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叹,充分展示了他经世济民的思想情怀,有学者称此诗“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
金锁关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六郎箭”,鲜明地反映了人们的民族精神;“神水的来历”,巧妙地将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地方化,在歌颂纯真爱情的同时,颂扬忠厚、勤劳、智慧品质。《搬转山的来历》,通过孟姜女的故事,生动刻画了一位对爱情坚贞的妇女形象,控诉了暴政。函谷关流传的老子青牛吐牛黄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善举的赞美,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歌颂了真善美。
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关隘亦因它们而名。韩愈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精彩地描写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将蓝关铭刻在人们心中。陇关因大量诗文而成为去国赴边、生离死别、背井离乡等文化意象的符号。
汉朝发生于函谷关的故事“终军弃繻”成为激励青年发奋立志的典故。秦朝发生在秦咸阳城和函谷关的故事“鸡鸣狗盗”,成为指雕虫小技或低俗不轨行为的成语。
这些作品内容涉及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不仅是中国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研究古代关塞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编 后】
本报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关中之关》,彰显了关中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对大关中、大西安历史文化的一次大发掘、大起底、大展示。关中之关的历史文化,对大关中、大西安的发展乃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借鉴意义。该系列报道收获颇丰,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发现,首次提出卡门的概念,提出与众不同的秦汉萧关遗址位置观点,纠正了一般学者认为的蓝关位置观点,更正了将潼关设关时间晚算800多年的流行观点,发现了金锁关卡门、陇关城墙、子午关城遗址,观察到武关有斩山为墙现象等等。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关中之关提供了线索和资料,对相关文物、遗址保护也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该系列报道采写过程中,得到我省丹凤县委宣传部、宁夏海原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记者 金石 文/图 2019年01月09日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