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历史专题 / 2023潼关两会 / 两会报告 / 正文

潼关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来源:县人大 发布时间:2023-02-01 17:46

潼关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2023年1月31日在潼关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潼关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县十九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财为政服务”理念,全面贯彻各级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四个方面上台阶”和“五个再提升”,兜牢兜实“三保”和债务风险底线,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财政收支既有质的有效提升又有量的合理增长,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谱写潼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财政担当、贡献财政力量。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582万元,和去年相比增收497万元,增长4.1%,较当年预算收入11300万元超收1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09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4484万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2022年留抵退税县级退库58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完成13170万元,和去年相比增收1085万元,增长9%,较当年预算收入超收16.5个百分点。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2288万元,和去年相比增支15679万元,增长10%。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4506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84.2%。主要支出科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89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677万元;教育支出2971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29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25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8418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330万元;农林水支出2624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29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531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82万元,加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2237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7147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650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686万元,收入总计20429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228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2726万元,上解支出80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282万元,支出总计201296万元,结转下年2994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1964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363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8400万元,上年结转252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10525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90692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4050万元,上解支出59万元,结转下年1045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0566万元,加上年结余18396万元,收入总计3896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712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1841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补助收入42万元,加上年结余34万元,收入总计76万元,国有资本预算支出完成32万元,结转下年44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政府一般债务年初余额70241万元,本年新增一般债券3973万元,新增置换一般债券12528万元,偿还12727万元,年末余额74015万元;政府专项债务年初余额33750万元,本年新增专项债券58400万元,偿还4050万元,年末余额88100万元。政府债务管理成效明显,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且处于绿色等级。

二、2022年财政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持续加强收入征管,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收入管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减税降费和经济下行压力等不利因素,通过建立财税库银联席会议制度,实行“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机制,财政收入提前一个月完成预算收入任务,年底达到12582万元,较预算收入任务超收1282万元。全年税收收入首次突破8000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首次突破60%,和去年相比提高了5.3个百分点,收入质量不断提高。

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抢抓中省政策机遇,主动汇报,积极对接,全力争取,全年到位政策性补助资金104863万元。其中:当年新增财力性补助资金29962万元;再融资债券12528万元、专项债券58400万元、一般债券3973万元,较上年增加36373万元。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数量和金额达到历年之最,在全市位居前列,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定期清理、限期使用、超期收回”机制,加大资金盘活力度,统筹用于“三保”等重点支出,进一步增强财政统筹能力。

(二)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守牢财政安全底线

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实行“三保”清单管理制度,足额编制“三保”预算,加强“三保”预算执行和库款动态监测,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做到人员工资每月15日前发放,部门运转平稳,基本民生资金保障到位,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二是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常态化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节约行政运行成本。

三是强化直达资金管理。建立直达资金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全方位、全流程监管,确保资金精准到位。全年拨付民生、涉企等各类直达资金44977万元,支付进度100%,在全市名列第一。

四是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全面实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制管理,严守政府举债融资“红线”,坚决遏制债务增量,积极筹措资金,稳妥有序化解存量。累计化解隐性债务40663万元,完成化解计划的153%。同时,加强债务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服务县域经济

一是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有力。积极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留抵退税”等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落实全口径减税降费5096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二是专项债券拉动作用明显。紧盯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最大限度的争取中省支持,申报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7个,新增专项债券资金5.84亿元,主要投向科教文卫、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园区、生态环保等领域,有效拉动投资,为推动县域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城市建设资金8860万元,支持尚贤大道、规划一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和北区雨水口、秦岭大道雨水管网、明德公园、民生大桥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支持添景苑公园、紫云阁公园改造提升和5处口袋公园建设。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平台建设和“弱电入地”二期等项目,推动城市面貌焕发全新活力。

(四)统筹资源加大投入,切实保障民生福祉

一是教育文体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方面,安排资金29711万元,支持滨河小学、岳渎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尚德幼儿园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全力保障各学段公用经费、营养改善、助学金等教育民生政策实施,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文化体育方面,安排资金2788万元,支持体育场建设、博物馆提升改造、惠民演出和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改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稳就业方面,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1000万元,支持重点群体就业。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395万元,为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创业提供帮助。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为县域3家企业融资贷款573万元,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方面,安排资金20590万元,支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30.5元/人·月,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优抚、残疾人补贴等各类补助资金及时发放,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和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政策全面落实。住房保障方面,安排资金467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安排资金12660万元,用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方舱应急中心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安排资金8418万元,支持双桥河、列斜沟综合治理和姚青河、善车峪河等河道综合整治提升。支持开展节能减碳、露天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等大气污染防治,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国土绿化、地质环境综合防治、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等环境治理项目,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加快预算管理改革。按照《潼关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财政云”为支撑,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全县124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云平台开展预算编制,实现预算编制、审核、下达、执行、调剂等全流程信息化,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实现全县一级预算单位绩效自评全覆盖。运用“财政云”系统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监控,对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力。注重评价结果应用,建立预算安排与绩效管理考核结果挂钩机制,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三是提高财政监管效能。落实国有资产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加强资产出租、出借、报废审批管理,盘活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政投资评审项目54个50383万元,核减金额4525万元,核减率9%。加强政府采购监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做好乡村振兴“832平台”采购工作,确保政府采购政策落到实处。“一卡通”管理取得显著效果,得到了上级财政部门的高度肯定。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会计管理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三、2023年财政预算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潼关财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统筹各类财政资源,提高资金保障能力,做好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工作任务的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切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效益,奋力谱写新时代潼关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3000万元,返还性收入2287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105524万元,提前预下的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83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994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282万元,收入总计138920元,减去上解支出2551万元,可安排财力136369万元,安排债务还本支出2400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969万元。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6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128万元;教育支出2854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2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2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18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442万元;农林水支出1759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8395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60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600万元。

财政“三保”支出预算10140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28300万元,“保工资”68000万元,“保运转”5100万元。全县“三公”经费预算501万元,较上年预算压减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56万元,公务接待费24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15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5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47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80万元、福利彩票销售机构的业务费用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451万元,收入总计27606万元。按照政府性基金用途安排相应支出27606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1195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21841万元,收入总计4303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934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368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前预下补助收入28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44万元,收入总计72万元。相应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2万元。

四、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狠抓开源节流,持续增强财政实力

一是落实政策支持。精准把握财税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先进制造业等发展,跟踪减税降费实施效果,确保政策红利落地。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目录清单管理,加大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力度。

二是强化收入组织。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规范税源管理,不断提高收入质量。把握国家政策动向、资金投向,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力争将更多更优的项目纳入中省市预算盘子,获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

三是积极争取专债。紧盯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投向,加大项目储备力度,争取更多的优质项目纳入中省项目库,最大限度的争取中省支持。加快专项债券资金拨付和使用,推动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拉动有效投资。

(二)坚持过紧日子,助推经济提质增效

一是支持项目建设增强新动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大力压缩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确保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重点项目落实落细。

二是支持产业发展培育新优势。支持黄金企业发展,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黄金工业整体质效。支持新型工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支持园区建设提升新载体。支持工业园区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标准化厂房、新区大道、智慧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吸引更多企业进驻园区,促进壮大骨干企业,补齐工业发展短板。

(三)聚焦重点领域,增进普惠民生福祉

一是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峪长制”、“网格长制”,推进秦岭区域退出矿权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秦岭生态保护站和矿山安防体系建设,支持引黄上塬人饮抗旱水源地建设、黄河南岸湿地多样性修复和沿黄生态廊道绿化修复提升,当好秦岭黄河卫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密切关注中省市“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动向,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促进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是支持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保护、旱作节水农业等,落实农业补贴、农业保险政策,保障农民受益和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三是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教育方面,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尚德幼儿园、秦东镇中心幼儿园、岳渎中学、第七小学等项目建设,落实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文化方面,支持新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物、文化遗产保护、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投入力度,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支持社保医疗能力提升。社会保障方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统筹各类就业资金,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帮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提标政策,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方面,全力支持健康潼关建设,积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政策,保障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四)防范化解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兜牢“三保”底线。继续加强县级“三保”清单管理制度,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地位,确保将原有“三保”支出纳入预算的基础上,对新增的“三保”提标扩面政策同样足额纳入预算、不留缺口,确保“三保”不出问题。

二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健全完善政府债务长效管控机制,严格执行政府举债融资负面清单,控制债务增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做好常态化债务风险预警监测,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确保不发生债务风险。

(五)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绩效管理水平

一是规范财政预算管理。继续落实中省市县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积极稳妥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

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现绩效与预算安排、资金下达、预算执行、财政决算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严格执行“无预算不采购”、“应采尽采”的原则,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和采购备案、审批管理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政府采购管理质效。

四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管。通过国有资产清产核资,进一步摸清国有资产底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报告、监督机制,规范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处置程序。扎实推动全县融资平台优化升级,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五是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持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更好发挥内控制度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教育,切实提高会计从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2023年落实好各项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继续实施“财政管理绩效提升三年行动”,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推进各项财政工作大提升,为实现潼关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奋斗!